当前位置 >> 江苏新闻

去年为3.23万劳动者讨薪2.4亿元,南京新年首场发布会聚焦欠薪治理

发布时间:2025-01-07 18:28:49

交汇点讯 确保查实欠薪案件在2025年春节前全部办结,确保农民工及时拿到工资报酬返乡过年。1月7日,南京今年首场新闻发布会聚焦治理欠薪,加大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引导用工单位增强依法用工、按时足额支付工资的法律意识,营造“不敢欠、不能欠、不愿欠”的良好氛围。

治理欠薪事关广大农民工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南京由市委、市政府牵头,各部门合作,联动处置欠薪问题。去年共妥善化解各类欠薪线索5.28万件,依法立案查处违法案件3641件,为3.23万名劳动者追讨各类劳动报酬权益2.4亿元。

强化源头治理。定期对信息平台进行大数据分析,对欠薪问题反映多的施工企业进行预警提醒、集中约谈,限期整改,始终保持严抓严管态势。高效运行市、区两级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处中心,推动劳动争议纠纷前端化解,去年共妥善化解争议案件2.5万余件。积极发挥农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作用,推行现场调解、容缺受理、线上审理等方式,坚持“快立快调快审快结”工作机制,提高争议处置效率,全年共处理农民工工资争议案件1416件,涉及农民工1416人。

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历来受到广泛关注。针对工程建设领域的欠薪隐患,南京依托“南京市建筑工人管理服务信息平台”,通过日常监管、专人分区管理等,全面梳理全市在建项目农民工工资支付落实情况,对存在欠薪隐患的项目逐一进行预警告知。同时组织各区(园区)建设主管部门对非正常停工项目、投诉较为集中的项目进行排查,实时掌握欠薪人数、欠薪金额,集中市、区力量提前开展处置,有效压降较大欠薪事件发生。

做好新业态劳动者维权。南京市检察机关围绕“过劳”直播、克扣报酬等大学生主播系列案开展调查核实,向法院提出再审检察建议12件;通过异地取证、跨省异地联合调解等方式,为51名在家代加工电子配件的农民工成功讨薪。南京市法院还通过发布新就业形态用工纠纷案件审判白皮书,集中呈现近年来新就业形态用工纠纷审判工作情况。南京市鼓楼区法院成立全省首家区级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中心,推动诉前保全前置到仲裁阶段,提升新业态劳动者保障水平。

加强工资支付诚信体系建设。去年共向社会公布28起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和5批次9起劳动保障违法典型案例,将6家单位或个人列入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实现“一处违法、处处受限”。

临近春节,正值农民工工资发放的高峰期。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一级调研员郁永春介绍,南京人社、公安、住建等部门将通过治理欠薪冬季专项行动,强力纠治欠薪行为,确保查实欠薪案件在2025年春节前全部办结,确保农民工及时拿到工资报酬返乡过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黄红芳

来源:新华报业网  

江苏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