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首日,太原南站旅客提前感受到年味儿
1月14日,气温跌破零摄氏度,寒意陡升,2025年春运正式拉开帷幕,也拉开了众多游子归家的乡愁相思情。
当日,太原南站车站内充满着浓浓的节日氛围与温暖的人文关怀。“今年春运,我们力争让每一位旅客的回家路‘走得顺’‘走得稳’。”太原南站工作人员李静介绍,车站很多服务都进行了优化,比如特别为无手机且需要帮助的人群提供爱心联系服务,解决他们在出行中可能遇到的沟通难题。同时,站内设置了多个爱心充电区,满足旅客电子设备的充电需求,确保大家在旅途中通讯畅通。面对可能出现的恶劣天气等突发情况,太原南站制定了完善的应急预案。一旦降雪,工作人员将以雪为令,迅速开展清雪工作,并及时通过广播、显示屏等方式提醒旅客注意出行安全。
当日上午9时许,太原南站候车大厅内,太铁春运主题摄影展“回家的路就是最美的风景”吸引了众多旅客的目光。太铁摄影协会主席李立新介绍,此次摄影展涵盖多个主题,如《穿越古长城》展现了大秦铁路沿线大同古长城的雄浑风姿,列车与古老长城相互映衬,尽显历史与现代的交融;《铁路“大黄蜂”》聚焦铁路上负责检测线路、检修和供电的黄色工程用车,他们是保障铁路安全运行的重要力量。一位返乡旅客看着铁路工人检修作业的照片感慨:“以前只图坐车方便,没想到背后有这么多人默默付出。”
候车大厅的另一处,数位铁路职工正在挥毫泼墨,为旅客们书写春联和福字。红色的春联纸在桌上铺开,职工们蘸墨润笔,笔锋游走间,苍劲有力、饱含祝福的大字跃然纸上。拿到春联的旅客们脸上洋溢着笑容,对职工们的书法赞不绝口。其中,13岁的铁路职工子女胡晨烨格外引人注目。他个子不高,站在桌前却气场十足,笔法娴熟,作品颇具神韵,引得周围旅客纷纷称赞,不一会儿,他写好的春联就被旅客们领走了。
非遗文化展区同样热闹非凡。“人人马马非遗”展区的月饼、葫芦制品等吸引了众多旅客驻足。工作人员介绍,这里的月饼制作工艺历史悠久,古代制作时对火焰和时间的把控极为严格,如今传承下来并融入现代创意,让旅客们品尝美味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剪纸展区内,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呈现在眼前,细腻的剪法、恰到好处的镂空,展现着民间艺术的独特韵味,许多旅客被剪纸艺术吸引,向巧匠们请教学习,现场氛围热烈。
此外,在太原南站候车厅,不时有身着“少奶奶”服饰的女子在人群中穿梭,他们摇曳着手中的春扇,带来一声声银铃般的笑声。
来自山西大学的第一批大学生志愿者们也在春运首日积极投入服务工作。此次春运志愿者团队共37人,将在40天里分三批为旅客提供服务。他们在自助售票机处协助旅客取票,在安检口帮忙核实票面信息、指导出示购票码和疏散人流,在二楼直梯口照顾老人小孩,在大厅指引各类场所位置,还协助安保处理违禁物品相关事宜。志愿者们热情周到的服务,成为了太原南站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采访中,旅客们谈及给家里带的年货各有不同。一位男士表示带了家乡的各类美食,想让家人尝尝家乡味。还有的旅客提前将礼物寄回家,一位女士说已经网购了糖、肉、衣服、围巾等。也有旅客只准备了简单的年货,像按摩枕之类的,希望给家人带去舒适。旅客们对太原南站的服务赞不绝口。一位旅客表示:“南站的工作人员服务很热情,让我们回家的心情更加愉快了。”
山西晚报记者 赵德伟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晚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