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政务要闻

党建聚合力,星沙谱新篇

发布时间:2025-01-24 15:18:10

党建聚合力,星沙谱新篇

——长沙县以书记创新项目探索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星沙实践”

文/王 茜  李姚伟奇

“晚上出门散步有路灯了,停车有序了,邻里间也更有人情味了……”长沙县星沙街道杨梅冲社区的居民们聊起小区的居住体验,均是称赞不已。从以往的“脏乱差”到现在的清爽宜居,长沙县星沙街道通过实施“党建聚合力”书记创新项目,根据居民特点和民生需求,推动杨梅冲社区组织热心党员成立小区党支部,实行党员带头的“三长制”,实现居民幸福指数的有效提升。自2021年以来,长沙县已组织实施书记创新项目658个,引导形成了书记带头抓党建、队伍创新抓项目、全县务实抓发展的良好工作局面。

“服务指数”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基层治理既要在线下覆盖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更要顺应数字化潮流让服务实现随时随地、触手可及。

长沙县黄花镇聚焦网约车行业发展和基层治理诸多难题,着力解决机场周边停车难、充电难、休息难等难点问题和占道停车等不文明现象,因地制宜打造“繁花驿”网约车司机红色之家。

“‘繁花驿’充分整合各方资金,更向上争取市总工会、县委组织部、人大等各类资金76万元,为驿站的建设运营提供了有力保障。成立网约车司机流动党支部,8名党员率先垂范,通过‘1个司机党员+N个司机、群众’的方式,发动了800多名司机、群众主动参与春运、送考、防汛等16项志愿服务。司机自觉充当‘哨兵’,主动担当起移动探头、流动喇叭和城市名片,上报解决机场周边设施破损、信号灯故障、交通拥堵等问题48起,逐步由‘治理对象’变成了‘治理力量’,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长沙县黄花镇党建办主任胡蔚介绍。

“长沙县依托县级‘一网统管’大数据平台,搭建全流程系统,实现‘三长制’工作与网格化治理工作上下衔接、协同发力,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长沙县星沙街道党建办工作人员罗帅说。

从以往的“脏乱差”到现在的清爽宜居,长沙县星沙街道通过党建引领,根据居民特点和民生需求,推动杨梅冲社区组织热心党员成立小区党支部,实行党员带头的“三长制”,实现居民幸福指数的有效提升。

星沙街道推动“星邻里”建设,5486名“三长”在网格内积极履职,“星沙网格”数字赋能,小区治理水平稳步提升,全年各类投诉下降了14%。

长沙县“党建聚合力”书记创新项目始终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服务指数”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及时精准地宣讲政策、发现问题、化解矛盾、推进工作,打通基层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通过构建全方位联系服务渠道,让群众怨有诉处、事有议处、问题有解决处,让民生服务更具温情更有品质。

党建“组织力”赋能企业发展“生产力”

长沙县长龙街道是湖南省主要的产业集聚区之一,随着县域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街道业态不断丰富,企业不断增多、壮大,企业发展需求日益多元,对街道的服务质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22年长龙街道党工委首创‘金牌店小二’党建品牌,通过进一步做大做优党建联建‘朋友圈’,坚持生产性服务、生活性服务齐头并进,在辖区建立服务驿站,动员街道和社区208名党员干部争做金牌‘店小二’,进一步盘活资源、‘破圈’融合、迭代升级,形成了多元共融、协同并举、同心同向的发展格局。”长沙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三年来,“金牌店小二”累计为企业解决700余件急难愁盼事件,帮助20家企业落实贷款2.86亿元,帮助9家企业申请贷款风险补偿政策资金4200万元,孵化了迈迪克、勤凯智能、中部创新集团等高新技术产业,引进了湖与蓝山、世贸总部大楼、邻睦家养老中心等重大项目。

“金牌店小二”通过组织联建为企业排忧解难,畅通产业链,稳住基本盘,不断将区域资源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能,以党建“组织力”赋能企业发展“生产力”。

长沙县?梨街道在多年的发展中,已形成以汽车配件、工程机械、食品加工、新型材料等产业为主,仓储物流配送为辅的多元产业发展格局。“?梨街道聚焦自身‘工业强街’优势,以‘红汇?梨·益企经彩’党建联建项目领航,充分发挥?梨商会功能型党支部的红色纽带作用,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构建起阵地强基、人才赋能和强链增效三位一体的党建服务体系,推动形成党建与企业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融合共促。”长沙县?梨街道党建办主任刘盼介绍。

通过该项目的带动,?梨街道奏响了产业发展的奋进曲。2024年已累计走访企业700余家次,收集问题160个,解决153个,广顺电缆成功创建省级科创平台,博能科技成功申报国家级小巨人企业,9家企业荣获2024年湖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云河信息、建鑫机械2家企业入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名单,企业发展信心倍增。?梨企业正朝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稳步迈进。

“产业融通”赢得兴村富农“百花齐放”

长沙县福临镇构建“政府搭台+公司运营+村集体入股+农户参与”的党建联建共富体模式,助力文旅产业新升级。由镇党委牵头,7个村(社区)按股权比例分配集体出资,成立长沙县福临盟农文旅开发有限公司,进行农文旅全链条运营,打造6条精品路线,开发“特而精”旅游项目10余个,链接全镇40多家门店和周边百余家农户,统一管理策划、营销宣传,打造“吃住行游购娱”的全链条产品与服务,有效破解了产业要素彼此隔绝、村村发展彼此割裂的窘境。

“自成立以来,福临盟共接待游客、学员60余万人次、研学团队4万人次,营业额突破300万元,带动全镇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9000万元。”长沙县福临镇党建办王筑波说。

“我们积极响应市县关于乡村产业振兴和人才振兴的号召,首创‘乡村运营CEO陪跑+农村职业经理人培育+镇企合作联营’三位一体的乡村运营新模式。由10个村(社区)出资200万元成立集体经济总公司,目前易丹也是镇集体经济公司的总顾问,通过发挥其渠道和运营优势来落地‘我在开慧有丘田’创新项目。”长沙县开慧镇党建办主任常苏苏介绍。

“我在开慧有丘田”项目利用开慧镇现有的优质良田,向全社会发起认领开慧农田的活动,认领一亩田价格8000元。认领权益涵盖农田认领、农事体验、农产品供应等方面,认领企业和个人可获得官方授牌标识、企业宣传、免费团建、民宿体验、农特产品等10项认领权益,还可以在云端实时监控这亩稻田从插秧到收割的全过程。项目自正式启动以来,已有106家单位(个人)签署认领计划书约415亩,预计可带动当地农副产品销售、旅游消费430余万元,不断壮大集体经济。

集中攻坚、集体发力,“产业融通”赢得兴村富农“百花齐放”,切实将集体经济做活做优,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动力。

“聚才洼地”服务“发展高地”

教育之本在人,发展之根在才。长沙县以推进“五好”教育的决心,持续开展人才工程,确立建设“人才灯塔” 赋能“五好教育”创新项目工程。

目前共引培市级以上名优校长24人,名优教师417人,成立省市县级名师工作室38个。其中2024年引进硕士研究生比例达到99%,让教育人才逐渐成为长沙县教育系统的灯塔引领之光,打造了一支“政治站位高、专业素质强”的教育人才队伍。

在“五好教育”创新项目的引领下,教育环境全面优化,教育质量稳步攀升。截至目前,长沙县已兑现122万人才生活补贴和购房补贴,2024年将继续兑现277万人才奖补,越来越多教育人才将家安在长沙县,不断壮大人才队伍。

长沙县卫健局党委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人才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开展“统筹推进人才兴医改革”创新项目,聚焦实施“以名医带名科,以名科铸名院”发展战略,“补短板”“强特色”,全面统筹推进人才兴医改革,通过完善激励机制、坚持特色发展、加大培养力度、发挥帮带作用四个维度发力,强化人才引进工作成效,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计划在2022-2027年(5年)投资超1亿引进卫生健康人才245人,培育375人。

“在吸引集聚人才上,长沙县高层次人才服务发展中心统筹12个人才工作项目,精准引进党政及教育、卫健人才,精心组织博士组团服务、精致完善‘1+1+N’人才政策,项目3年3次提质,以‘聚才洼地’服务‘发展高地’。”长沙县高层次人才服务发展中心综合部干部杨思语说。

“以‘党建聚合力’书记创新项目为抓手,长沙县各基层党组织持续强化统筹总揽能力,核心作用不断凸显。”长沙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队伍强起来,人心聚起来。党员干部队伍能力素质不断增强,担当创新实干的氛围持续浓厚,党员干部群众的认可度、满意度、获得感不断提升。

深入落实“党建聚合力”工程,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长沙县也正在向着“率先打造“三个高地”、“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的目标昂首挺进。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