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时政要闻

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如何 “破题”?这场分论坛聚智谋篇

发布时间:2025-02-06 15:12:13

2月5日,广东召开“新春第一会”——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会上,省委书记黄坤明在讲话中提到:“产业体系向新图强,发展才能以质取胜。”如何更好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构筑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新支柱?当日下午,主题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的分论坛就此展开深入讨论。

分论坛设置“营造更加完善的创新环境”“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全过程创新链”三场对话沙龙。“政产学研投”各界代表畅所欲言,共商共谋聚焦广东如何用好科技创新,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

技术创新差异化才是王牌

春节期间引发全球讨论的DeepSeek,同样是分论坛上的热点。许多与会代表认为,DeepSeek的成功揭示了制胜科技产业赛道的王牌:技术差异化创新。

佳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刘伟认为,此前,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一直被认为应用较好但基础理论创造较弱,而DeepSeek成功创造出具有差异化的创新技术路线,撼动人工智能巨头,也证明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在未来有望与世界先进水平并跑。

以技术创新差异化实现“弯道超车”,成为科技产业新规则的重要创设者、新赛道的重要主导者,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正是鲜活例证——依靠电驱技术绕过了传统燃油车的技术壁垒,掀起新的汽车革命。背后,新能源电池的蓬勃发展是重要推动力。

锂电池领域龙头企业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提到,过去一年,新能源电池行业“内卷”加剧,“电池价格下降了60%”。而依靠差异化技术创新,亿纬锂能在2024年依然保持盈利增长,“也给我们信心和底气进攻海外市场,做跨国企业。”

不同于新型储能的“红海”,低空经济正身处“蓝海”。但在广州亿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王钊看来,“内卷”是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局,关键是要每个企业要深入发掘细分赛道,持续地开展差异化创新,“这样才能把市场的蛋糕越做越大” 。

智能时代更需“有形之手”

完善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是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当前,广东各地市积极行动,亮实招、出硬招,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不断释放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活力。

“人工智能的普及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管理的创新程度。”国家发展改革委创新驱动发展中心副主任徐彬指出,世界正从工业时代走向智能时代,产业发展呈现出新特点,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创新。

徐彬提到,例如对于无人驾驶、AI医生等试点试验周期较长的新业态、新产品,需要采取包容审慎的监管方式,“给予‘观察期’,从早期持续关注,建立监管科学支撑体系。”

在徐斌看来,对于新业态包容审慎的监管,广东是做得最好的地区之一,例如广东省出台关于推进包容审慎监管的指导意见,探索执法“观察期”等制度,以管理创新促进产业发展。

在这方面,深圳已经开始行动。深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陶永欣介绍,深圳用好特区立法权,率先探索建立适度弹性、包容审慎的新兴产业监管方式,在全省率先开展创新立法,制定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细胞和基因产业促进条例、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等,让新技术更好更快落地。

“通过立法创新,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形成深圳发展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独特优势。”陶永欣说。

不少参会企业代表表示,希望政府进一步充分发挥“有形之手”的作用,为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添柴加火。

“政府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上的引领作用十分关键,从基础建设到人才建设,政府通过‘有形之手’调控资源,带动企业投身到产业发展中,这是一种正循环。”王钊说。

据悉,近年来,广东积极发挥政府引领作用,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大力推进科技体制创新,制定出台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链的意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26条”等政策,完善产业政策环境。此外,广东还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逐个出台支持政策,印发实施未来产业发展总体方案,出台加快构建现代化中试平台体系的实施意见。

“要有敢于冒险的勇气”

恰如一枚硬币的两面,风险与收益的动态平衡,贯穿了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成长之路。

在徐彬看来,民间资金“投早”、投初创企业的确存在一定风险,关键是用好各种方式扩大收益,例如畅通上市渠道或并购渠道等。

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下称“深创投”)左丁谈到,深创投的主业就是做风险投资和创新投资,“我们的投资实践证明,中国有好的原创科技成果。”在他看来,面对未来产业,“要有要敢于冒风险的勇气,要有创新的意识,在全社会达成有包容性的共识。”

“科创始于技术,成于资本。”广东省粤科金融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粤科金融”)党委书记、董事长林浩钧介绍,为了进一步壮大广东发展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耐心资本,目前粤科金融已经联合高校、科研机构、中试机构等组建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集群,进一步加强整合优势。

政府设立的产业基金显得更为坚定。记者从会上获悉,广州已设立科技创新母基金、天使母基金,支持早期科技成果跨越“死亡之谷”;佛山计划设立总规模200亿元的佛山新动能产业基金,重点投资具备明显创新属性和成长潜力的种子期、初创期企业和项目。

让昨天的投资变成今天的收益,加快创新成果落地转化亦为关键。论坛上,中试平台的建设被频频提及。东莞市委常委、副市长刘光滨介绍,东莞重点支持龙头及“链主”企业打造中试平台,已遴选出23家具有显著影响力的中试平台进行重点培育,同时加快营造有利于中试的创新环境,以“真金白银”支持中试平台发展。

统筹:何静文

策划:李美仪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刘思敏

来源:南方网

广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邮箱:gdtb2020@163.com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