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时政要闻

东莞市2025年“一号文”发布,聚焦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

发布时间:2025-02-08 14:10:30

2月6日,蛇年新春第二个工作日,东莞市召开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披露2025年政府各部门工作目标。同日下午,东莞市政府发布解读2025年市政府“一号文”等多项重磅政策,聚焦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

据悉,东莞市政府印发的“一号文”《关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下称《措施》)共分为10大要点,自印发之日起实施,有效期3年。

《措施》开篇提出,力争到2027年东莞可调度使用智能算力规模10000P以上,打造10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引进培育300家以上人工智能重点企业,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相关产业规模分别突破300亿元和3000亿元,加快打造国家级新型智能终端产业高地和工业垂直领域模型应用创新高地。

在算力供给方面,东莞市将设立最高5000万元算力券,对通过人工智能算力服务平台租用市内外智算资源的,按不超过实际服务额50%给予每年最高100万元资助。

在行业数据整合方面,《措施》提出到2027年形成不少于30个行业级数据集和知识库,完成数据知识产权登记不少于100件,引进培育200家以上数据服务商。

在工业模型研发方面,东莞市将设立最高1500万元模型券,到2027年开发不少于3个制造业基础大模型,15个垂直领域大模型,200个高精准度、高稳定性工业小模型、工业APP或工业智能体。

在工厂数智化升级方面,东莞市将对数字化转型程度较高的制造企业,按不超过投入额30%给予最高100万元资助,到2027年建成不少于6000个节点的工业边端智算网络。

在拓展AI应用场景方面,东莞市将投入最高3亿元资金支持面向制造企业的AI应用场景模型开发,到2027年打造不少于100个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在完善AI产业链方面,《措施》提出构建“全身+全屋+全车+全厂”AI+软硬件产品矩阵,建立人工智能重点企业培育库,到2027年入库企业不少于300家。

在引进科研人才方面,《措施》提出面向全球引进人工智能领域科学家团队,提供事业平台、项目经费、生活保障等全方位支持,到2027年培养、培训、评价人工智能领域技能人才不少于30000人次。

在金融支持体系方面,东莞市将统筹设立规模不少于50亿元的人工智能子基金群,到2027年推动15宗以上人工智能企业/产业项目落户东莞。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黄慧诗

来源:南方网

广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邮箱:gdtb2020@163.com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