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春来早,奋楫勇争先。2月7日上午,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会议以“汇聚新质生产力 引领发展新征程”为主题,会上发布并解读《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科技创新创业母基金直接股权投资实施细则》《关于打造“三城一岛”产业增长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若干措施》,揭牌设立生物医药、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与新型储能、具身智能机器人六大重点产业发展办公室。
经济大区挑大梁
2025年目标完成固投2500亿元
去年底,广州谋划构建“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出了在全球产业版图重塑中,勇攀高峰的动员令。其中,15个战略性产业有8个布局在广州开发区、黄埔区,6个未来产业更是全部落在黄埔。作为首批国家级经开区,黄埔区肩负着“广州产业增长极”的重任,必须在对接广州市“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中找定位、选赛道,在构建全区“12136”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强优势、育新能。
近两年,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每年引进优质产业项目超400个,固投超2000亿元。2025年,黄埔区确立目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00亿元,推动180个项目开工、120个项目竣工投试产。
“看过往,我们扛起‘经济大区挑大梁’的重任重担。观今朝,我们在转型阵痛中奋力突围破局、浴火重生。展未来,我们有信心有底气当好广州产业发展的增长极。”广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广州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黄埔区委书记陈杰表示,没有产业就没有开发区的今天,更不会有开发区的明天。
起步即冲刺,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新年“放大招”。当天会上,陈杰与人形机器人走上舞台,共同启动按钮,揭牌设立重点产业发展办公室,涵盖生物医药、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与新型储能、具身智能机器人六大重点产业,形成全区“一盘棋”抓产业发展工作体系。以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办公室为例,该区将以新组织架构为抓手,投入更多资源,做好服务保障,培育一批优质企业,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向新、聚链成群。
“三大攻坚战”
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共舞
乙巳新春,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吹响号角,打响推进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做优、未来产业培育“三大攻坚战”。
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未来产业,该区将重点围绕量子科技、具身智能机器人、脑机接口等新赛道,积极服务好亿航智能、星河动力等细分龙头,打造西区航空航天科技小镇等一批未来产业特色园区,培育一批100亿级、500亿级未来产业后备军,加快打造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
壮大一批有竞争力的新兴产业,该区将聚焦新材料、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新兴领域,大力实施产业基础再造、产业链强链补链专项行动,全年引进优质项目400个,完成600亿元工业投资,同时支持小鹏、百济神州、粤芯等重点企业产能爬坡,加快视源全球总部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年内打造3-5个1000亿级新兴产业集群。
锻造一批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方面,该区将不断优化传统产业,全力支持超1000家企业持续开展技改、数改、绿改,让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在广州开发区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会上,广州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顾晓斌发布并解读《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科技创新创业母基金直接股权投资实施细则》,科创母基金规模提升至50亿元,并将其中30%的资金用于直接股权投资,重点扶持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
“三城一岛”
打造成为广州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大产业需要大平台,位于广州开发区的“三城一岛”将致力于打造成为广州产业发展的增长极。
其中,知识城争取上升为中新两国政府间合作项目,重点发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产业,打造知识密集型产业“增长极”;科学城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智造中心”,大力发展新型显示、智能装备、人工智能产业,打造智能制造“增长极”;海丝城以东部中心建设为引领、以西区振兴为动力,做强总部经济、数字经济、时尚消费,打造新业态“增长极”;生物岛锚定世界顶尖的生物医药研发中心,抢抓扩容机遇,构建生物岛“一岛多园”品牌矩阵,打造生命科学“增长极”。
当天会上,广州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秘书长陈超发布并解读《关于打造“三城一岛”产业增长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若干措施》,锚定新质生产力主题,聚焦全球投资、项目集聚、自主创新、企业主体、产业集群、产业生态六大方面,聚力打造最佳投资首选地、新型工业化先导地、科技创新策源地、优质企业集聚地、新质生产力示范地、营商环境标杆地。
开放是开发区的底色。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打造外国投资者来华首选地。在“引进来”上发力,该区2025年计划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超100人,链接全球创新资源、创新成果;目标全年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0%,支持宝洁、安利、科思创等外资龙头,带动国际上下游企业在黄埔集聚。在“走出去”上聚力,该区将探索企业“抱团出海”新模式,打造“一站式”跨境贸易综合服务平台,加强海外仓布局建设,扩大创新药、新能源车、平板显示出海,力争2025年新增进出口工贸企业100家,新增境外投资项目50个。
惠企暖心
擦亮“投资黄埔”营商环境金招牌
今年,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将集中开展四大惠企行动。
在政策惠企方面,帮助企业对接用好国家的增量政策、省市的加力政策,支持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市“大盘子”。同时,以“新质生产力30条”为牵引,谋划推出“1+15+5”政策体系,通过真金白银帮助企业降本增效。
在金融惠企方面,统筹打造规模超3000亿元的科技创新基金矩阵,设立50亿元规模创新创业投资母基金,试点“补改投”,让处于种子期、天使期、VC轮、PE轮的各类企业找到合适的金融“源头活水”。
在环境惠企方面,以更大力度实施“百千万工程”,全力推进征拆“百日攻坚”行动、三大“交通主动脉”工程、超过200万平方米的城中村改造,加快建成百片森林、千里碧道、万亩绿地,让城市更美、生活更好、工作更顺,打造企业安居乐业“舒适圈”。
在服务惠企方面,以开发区精神为旗帜,以二次创业为动力,精心营造产业版营商环境,持续擦亮“两提三到四心”服务品牌。
陈杰强调,凡是有利于项目建设的“马上干”,凡是有利于企业成长的“坚决干”,凡是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加班干”,以实际行动真正让企业感到放心、暖心、舒心、开心。
广州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黄埔区委副书记、区长冼银崧表示,要深化推进产业版营商环境改革、“百千万工程”、城市更新,建设更高水平“幸福黄埔”。
最是一年春光好,勤耕不辍迎丰年。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将以蛇行千里的韧劲,笃行实干,奋勇争先,在构建“12136”现代化产业体系中拼出“好光景”,在全市“大干十二年、再造新广州”中演绎“新辉煌”。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何敏辉
通讯员 曾妮 林文慧 邱晓桐
来源:南方网
广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邮箱:gdtb2020@163.com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