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赣台心桥 > 今日江西

坚持守正创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发布时间:2025-02-08 15:32:04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的深厚积淀深深植根于民族的精神世界,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们不断追求更高的文化境界。我们要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绽放时代风采。

秉承创新精神,深化文化内涵建设,持续激发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情怀。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日益深入,传统文化得到了深入的挖掘和广泛地传播,并与新时代的特色相结合,越来越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世界认同和欣赏的中华文化符号。新的历史条件下,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创新新时代文化内涵,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弘扬英雄精神、劳动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爱国爱家精神、尊老爱幼精神、勤俭持家精神,使之成为人们内心深处的思想观念,塑造良好的社会新风尚。要让一代代年轻人不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新时代文化的滋养,既成为优秀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又成为新时代文化的创新者,确保新时代文化事业后继有人,持续繁荣发展。

将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引向深入,持续促进新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新时代文化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机交融,以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一方面制定文化发展改革规划,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另一方面培养人才、发现人才、珍惜人才、凝聚人才,培养一批有事业心、责任感、专业特长和文化素养的人才队伍。形成层层有人抓、处处有人管的局面。此外,还需为文化作品创作提供多方支持,推动新时代文化产业发展,使其发挥更大的正能量,实现更多新成果。

构建社会文化新舞台,让人民群众在文化浸润中提升精神境界。植根于中华大地的传统文化,是滋养民族精神的重要源泉。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永葆生机,必须构建多维立体的文化实践平台,使群众既能接受新时代文化的精神熏陶,又能展现文化创造的主体价值。各地打造的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通过理论宣讲、文艺展演、技能培训等多元化载体,将精神文明建设具象化为“学声乐、习舞蹈、观影剧、传技艺”的生动场景。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群众自组织的文化活动生态:广场舞团队以韵律传递健康理念,非遗腰鼓用节奏唤醒集体记忆,民俗舞狮借传统演绎时代精神。这些植根基层的文化实践,不仅构建了邻里互助的情感纽带,更通过艺术滋养促进身心健康,形成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黄正林、黄樱)

来源:大江网

江西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