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陕台视窗 > 陕西新闻

新春生产忙 冲刺“开门红”

发布时间:2025-02-12 14:29:53

  赶订单、抢市场、求创新,陕西重点行业企业——

  新春生产忙 冲刺“开门红”

  机器轰鸣,产线繁忙。新春伊始,陕西各地掀起新一轮生产热潮,重点行业企业铆足干劲,忙生产、赶订单、抢市场,全力冲刺“开门红”。

  2月7日,记者走进西安西电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特高压装配车间,一个重达500多吨,长11米、宽3米、高15米的庞然大物映入眼帘。

  “这是一台800千伏直流变压器。”公司生产处处长牛刚说,今年订单多,为了保证交付,各条生产线开足马力生产,试验班组加班加点进行设备检测。

  作为我国规模最大、核心技术最强、产品种类最全的变压器制造企业,西安西电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一直是行业创新先锋,创造了我国多项首台套纪录。

  “近几年市场行情好,公司订单增多。”牛刚说,今年前两月产值预计达6亿元,一季度产值有望超9亿元。

  在市场需求带动下,西安西电光电缆有限责任公司同样订单充足。“全厂4个车间都在紧张生产,仅1月份就完成产值2.1亿元。”公司制造中心主任张旺兴说。

  在西安西电光电缆有限责任公司铜合金车间,笼绞机飞速运转,多根铜镁合金单丝绞合成一股,一圈圈盘在卷筒上。

  “这批货要发往海外。”张旺兴说,春节假期,铜合金车间没有停产,大伙儿加班加点忙生产、保订单,就是为了抢市场。年内,公司将搬迁至中国西电智慧产业园,届时产能增加,产值将大幅提高。

  同样忙碌的还有陕西步长制药有限公司。该公司脑心通胶囊生产线1分钟能生产7500粒胶囊。去年,该公司产值超31亿元。

  “1月份整体发货量超过计划量的43%,实现‘开门红’。”2月10日,公司生产部经理孟军超说,大家信心十足,全力以赴生产,争取全年生产量增加23.2%。

  民生冷暖,枝叶关情。春节假期,恰逢全省出现大范围雨雪降温天气。陕西燃气集团工作人员坚守生产一线,累计供气4.05亿立方米。

  陕西燃气集团总经济师高耀洲说:“生产一线干部职工恪尽职守,加大对长输管网沿线104座输气场站、143座阀室和关键生产设备设施的巡查监护力度,确保安全生产,为奋力夺取‘开门红’奠定坚实基础。”

  订单量持续攀升,行业“领头羊”——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续向高端市场拓展,力促实现“开门红”。

  “新能源订单量加大,农业装备产品表现抢眼,高端产品需求量增大。”法士特制造总部部长纠永杰说,开年以来,法士特集中优势资源,成立团队做好专项保供工作,1月份完成8万台变速器订单交付。从目前的生产运行情况来看,一季度可完成24万台变速器生产任务。

  汽车产业是陕西重点打造的支柱产业。为推动汽车产业做大做强,省工信厅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带动效应,产业发展实现量质齐升。

  眼下,陕西汽车企业正忙生产、赶订单,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在陕汽重卡扩能基地总装车间,无人搬运车往来穿梭,全自动零部件在空中有序输送。今年以来,陕汽产销量大幅增长,1月份产量同比增长31.9%、销量同比增长12.4%,市占率进一步提高。

  在陕汽、比亚迪、吉利等龙头企业带动下,陕西汽车产业发展迅速,跻身全国汽车产业第一梯队。同时,陕西汽车产业虹吸效应越来越强,一大批省内外优秀项目落户,省内配套率迅速提升至57%。

  作为国内最早的气体发生器规模生产企业,艾尔希庆华(西安)汽车有限公司可年产2000万只混合式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在该公司生产车间记者看到,经过上料、压装、焊接、检测、包装等工序,只用12.5秒,一个气体发生器便顺利下线。

  “气体发生器是安全气囊的核心部件。”艾尔希庆华(西安)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蒋爱忠说,公司产品供不应求,10条柱状生产线全部满负荷运转。

  从生产车间到创新一线,拼搏奋进的热潮席卷三秦大地。

  作为全球首家量产工业级半极性氮化镓材料的企业,西安赛富乐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在微型显示屏领域实现了技术突破。

  “我们研发的量子点红光芯片在终端显示效果上具有视角大、色域广的优势。”公司运营总监牛献龙说,公司产品主要有“一大一小”类,大屏可应用于XR虚拟影棚、沉浸式CAVE体验屏、直播背景屏等专业显示领域,小屏可应用于AR眼镜。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日益深入生产生活,市场需求快速增长,西安赛富乐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订单不断,去年以来一直满负荷运转。2024年,该公司落地交付项目约3000平方米,实现产值2000万元。

  牛献龙说:“今年公司准备扩产,预计产值将过亿元。”

  未来产业超前布局,孕育新的商业前景和市场机遇。立体视觉感知与机器人融合的“具身智能”,是这两年最令人期待的科技突破之一。

  在陕西,西安中科光电精密工程有限公司利用数学方法,让机器人不需要数据训练就能“理解”物理世界。

  “通过‘手、眼、脑’高度协同,公司研发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可以实现复杂环境下生产作业,有效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的离散制造场景。”西安中科光电精密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吴易明表示,随着“具身智能”成为智能科学发展的新范式,更强的人工智能正在成为现实。

  向高攀,向新行,陕西加速构建重点产业链群“百亿提升、千亿跨越、万亿壮大”梯次发展格局,前瞻布局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大工业新增产能项目跟踪服务力度,持续开展“暖企行动”,指导各市(区)积极举办产销对接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力促全省工业经济发展质效提升,全力实现“开门红”。(记者 苏怡)

  来源:群众新闻网

陕西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