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发展环境,也是生产力、竞争力。
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对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重要部署,强调要培厚发展环境肥沃土壤,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挺起广东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
唯有沃土,方结硕果。广东通江达海、融汇中西,改革开放的精神、创新创造的意识、苦干实干的品格深入骨髓、融入基因,具有软硬兼备的良好环境。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从相对落后的农业省发展到牵动全球的世界工厂,再到引领全球的智造基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产业体系的迭代升级,带来生产力的不断跃迁,支撑广东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这与良好的发展环境密切相关。广东作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肩负着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新起点上只有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培厚发展土壤,吸引更多企业扎根广东、深耕广东,才能早日建成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托起一个勇立时代潮头、不断向新向上的新广东。
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是若干产业门类的简单拼盘,而是一个内部存在有机联系、功能互补的复杂生态体系。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涉及各类生产要素、诸多细分行业、各个微观企业、不同区域分工协同等,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各地增强产业政策协同性,有效调动各方力量积极性,用好各种政策工具组合,形成“产业—科技—金融—教育—人才”高效联动局面。当前,广东已基本构建起现代化产业体系“四梁八柱”。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再接再厉,充分激活政策效应,加强产业政策与财税、金融、贸易、投资等政策精准对接、协同发力。日前发布的《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在产业培优、科技创新、企业培育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具体详实工作任务,纲举目张、精准发力,在实践中要用好用足这些政策,全面优化升级产业体系,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在现代经济活动中,营商环境就像阳光、空气、水和土壤,是让经营主体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不可或缺的要素。截至2024年12月底,广东登记在册经营主体突破1900万户,经营主体、民营经济主体、外商投资企业等各类指标持续稳居全国第一,正是得益于良好的营商环境。广东已连续4年被评为营商环境最佳口碑省份第1名,活跃跃的人气、蓬勃的朝气、兴旺的财气,是经营主体对广东投下的信心票。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新征程上,全省上下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探索建立未来产业治理机制,深化信用广东建设,提升“数字政府”效能,让每位创业者、企业家获得最佳体验和最好服务,用一流营商环境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
人才因产业而聚,产业因人才而兴。人才是第一资源,围绕科技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没有人才优势,就不可能有创新优势;谁能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要培养集聚更多人才,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健全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体制机制,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发展环境。东西南北中,发展到广东。广东要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方面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就要广聚天下英才,携手港澳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实施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人才基座、人才底座,以人才工作的主动,更好掌握创新的主动、发展的主动。
“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全省各地区各部门要采取更大力度、更有效措施,培厚发展环境肥沃土壤,以环境之优谋发展之进,以肥沃土壤孕育丰硕果实,以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托起一个经济社会繁荣、活力动力充沛的新广东。
南方日报评论员
来源:南方日报
广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邮箱:gdtb2020@163.com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