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渝台视窗 > 重庆资讯

智绘乡村新图景 共筑数字新未来

发布时间:2025-02-17 14:52:35

核心提示:

乡村振兴,作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不仅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一环。在这一宏伟蓝图中,数字产业的蓬勃发展无疑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动能。乡村振兴数字产业研究院的成立,正是紧抓这一历史机遇,致力于通过数字技术的深度应用,为乡村产业赋能,推动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

过去一年,乡村振兴数字产业研究院紧跟国家政策导向,深入重庆市等地区的乡村一线,广泛开展调研工作,全面了解乡村产业发展的现状与需求。在此过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数字技术已在农业生产、乡村治理、农产品销售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智能温室、精准农业等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乡村电商、数字旅游等新兴业态的兴起,则打破了传统销售模式,为农产品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乡村振兴数字产业研究院在推动乡村振兴的同时,也积极融入了重庆市“六区一高地”战略。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重庆市在推动乡村振兴与数字产业融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乡村振兴数字产业研究院通过深挖数字乡村市场、拓展数字技术应用、深化数字平台运营等方式,不仅助力了重庆市的乡村振兴事业,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第1眼TV-华龙网讯(黎盛荣 通讯员 李建峰)乡村振兴数字产业研究院,作为中国联通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重要部署,致力于立足川渝、服务全国,成为让“三农”受益、政府满意、行业领先的科改示范企业。它汇聚了联通数科、联通时科、中国联通智慧农业军团等全国乡村振兴资源,通过打造集数据资源汇聚、应用场景发布、相关政策兑现于一体的乡村振兴聚合平台,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 

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乡村振兴的各个领域都焕发出了新的生机。智慧农业、数字富民、美丽乡村、乡村治理、数字文化、数字惠民等领域,都成为了数字技术大展身手的舞台。乡村振兴数字产业研究院通过数字技术的深度赋能,使数字乡村建设规划、智慧乡村治理和乡村文化创新传播水平都得到了有效提升。 

中国联通积极践行央企责任,全力推动乡村振兴,基于“平台服务+通信服务”,打造“联通数字乡村云平台”,融合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数字技术,面向村委、乡镇基层政府、涉农企业及村民等提供场景数智化应用及信息服务。截至2024年,联通数村平台已覆盖全国行政村25.93万,覆盖率达50.6%。 

乡村振兴数字产业研究院全面承担“联通数字乡村云平台”的运营迭代,融合数智化技术创新推动数村平台“从全到智”升级,持续打造一批智能便捷的核心应用,提升平台智能化水平和使用便捷性,更精准地对接乡村需求,为农业生产、乡村治理和农民生活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助力乡村实现更加繁荣、宜居、和谐的发展。 

乡村振兴数字产业研究院以“人才+平台”双轮驱动,打造了一支覆盖全产业链的智库团队。目前,团队已汇聚由院士领衔的内外部专家44名,涵盖农业科技、数字基建、政策研究等领域。在创新研究方面,破解农业发展共性难题,编制多项行业标准,定义数字乡村“重庆范式”。在场景实践中,参与重庆市农业农村规划,为多个区县提供产业和数字乡村规划咨询服务,助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和农田建设。特别是在潼南区,打造全域数字乡村样板间,推动农业生产精准化、智能化,提升乡村治理和民生服务水平,旨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乡村建设模式。 

此外,乡村振兴数字产业研究院还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合作,共同开展数字技术在乡村振兴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例如,与上海交通大学重庆人工智能研究院、重庆市农科院、重庆市供销社共同成立了中国联通“三农”AI联合实验室,积极建设AI数字化赋能助农应用场景、AI庄稼医院等重点应用场景,将AI等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加工场景,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更多的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乡村振兴数字产业研究院与市供销电商共同打造“数字供销”服务应用。该应用围绕农产品流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两条业务主线,构建“数字供销”运行网络,畅通“数字供销”产销渠道,探索构建既具有规范性、综合性、可复制、可推广的协同治理新场景,实现农事服务“一张网”。

回顾过去一年,乡村振兴数字产业研究院承载着科技赋能农业、智慧引领乡村的美好愿景,播下了创新与合作的种子。这些种子已破土而出,茁壮成长,绽放出绚烂的数字之花,不仅为乡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更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作出了新的贡献,乡村振兴数字产业研究院作为这一进程中的重要推动者,将继续秉承初心和使命,为振兴乡村持续输出智慧和力量。

来源:华龙网

主办单位:重庆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