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时政要闻

投AI、种青菜……海外华侨秀出十八般武艺,助力广东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2-17 15:52:45

“我们要在人工智能领域投入更多精力和资源。”“我们要让广大海外侨胞吃到中国内地输送的农产品!”“通过美丽侨村建设,我们的居住环境变好了,配套设施也逐步完善了。”“我们从资金、政策等多方面支持海归人才发展!”......

2月13日下午,2025侨助广东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在广州召开。会议现场,海外华侨、侨助广东高质量发展项目代表与南方网、粤学习记者分享了他们发挥“侨”作用,促进中外合作,赋能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故事。

2025年,海外华侨重点关注哪些领域?计划如何促进中外合作?

“早期赴海外发展的华人华侨,如果他们在科技领域或高校任职,普遍会对人工智高度关注。当前,这一领域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风口期,特别是随着OpenAI、DeepSeek等企业的迅速崛起,人们愈发意识到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可能会比预期更早。”国家级特聘专家、广东省华侨华人创业促进会会长、归谷科技园总裁范群指出,无论投入多少精力和资源来开发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其社会应用,都是值得的。

自“硅谷”学成归来后,范群怀揣着满腔热忱,于2013年创办了广州归谷科技园。作为专为海归人才量身打造的创业摇篮,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和资源优势,成功吸引了超过200名海外归国创新创业者的加盟,为3000余人次的归国创业人才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与支持。2024年,广州归谷科技园新增引进项目多达70余个,这些项目不仅技术领先、前景广阔,更有望为当地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推动社会经济实现质的飞跃。

广东省侨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中斐(清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荣孟在斐济积极投身于农业开发事业,主要种植青菜、芋头、姜等农作物。此外,黄荣孟还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柬埔寨等地广泛开展贸易出口业务,并在柬埔寨投资建设了一座以电子产业发展为主导的产业基地。

红茶和麻竹笋是清远英德的特色支柱农业产业,也是英德近年来全力打造的“百亿农业产业”。去年12月,黄荣孟的公司成功将产品出口到巴拿马,让海外的广大侨胞也能吃到中国内地输送的农产品。黄荣孟告诉记者,在其位于英德产业园的工厂内,已投资建设了十条麻竹笋深加工生产线,专注于产品的深度加工与海外销售。目前,这些产品已成功远销至海外五个国家。在英德产业园项目中,各级政府给予了园区用地、厂房建设以及政策导向等多方面的支持,极大地增强了众多企业家在广东省投资的信心。

在会议上,广东省侨办将“侨界产业科技互促双强示范园”牌匾授予广州增城、江门、汕头三大“侨梦苑”。

广州增城“侨梦苑”是国家级侨商产业聚集区和海归人才、海外高端人才聚集区,通过实施“一苑多区”战略,目前正加快建设孵化育成体系,建成“1个主园区+23个分园区”发展格局,致力于为侨界人才打造创新创业的广阔平台。

广州市增城区委统战部副部长陈笑弟透露,增城“侨梦苑”目前引进了逾百家海内外团队,海归人才也超过百人。下一步,增城区将从资金和政策配套等多方面加大力度,支持海归人才发展。

会议还举行了“侨商‘粤贸全球’联盟”成立仪式,老挝中华总商会会长姚宾宣读了《侨助“粤贸全球”行动倡议书》。据悉,截至目前已有来自20个国家的43家侨商单位申请加入联盟。

在姚宾看来,侨商“粤贸全球”联盟的成立,能更有效地推进优质“广货”进入全球市场。“华人华侨助力将广东产品推向世界,这具有重大意义。广东省侨办对海外的华人华侨,尤其是在东南亚的华人华侨,给予了相当大的支持。他们帮助我们牵线搭桥,让我们在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大环境下更上一层楼。”

范群表示:“广东各级政府对侨资企业、华侨华人的重视程度无与伦比。广东素以侨乡闻名,拥有丰富的海外华侨华人资源。他们对故乡怀有深厚的情感,广大华侨华人积极响应,踊跃投身于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建设之中。”

此次大会还举行了“侨助‘百千万’基金”公益项目捐赠仪式,并为广东省首批“广东美丽侨村”授牌,其中包括广州市白云区龙归街道北村村、珠海市高新区唐家湾镇鸡山村等10个侨村。

此次获评“广东美丽侨村”的汕头市濠江区广澳街道东湖社区是有着800多年历史的著名侨乡。该社区党委书记、办事处主任林荣任告诉记者,社区在海外有13000余名侨胞,近年来,家乡依托规划,汇聚侨资侨力重点打造了华侨记忆广场、海员俱乐部、华侨博物馆、绿美公园、景观水街等项目。东湖社区以“侨、农、文、旅”为抓手,每年邀请“侨二代”“侨三代”回乡交流,共同探讨家乡发展,发展教育园区,同时结合小型农业休闲游和汕头美食风光,吸引游客,助推“百千万工程”的实施。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周红豆

来源:南方网

广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邮箱:gdtb2020@163.com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