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广东省妇女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在广州开幕,会议深刻分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科学规划今后5年的奋斗目标。会议作《广东省妇女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报告》(下称《报告》)。根据《报告》,广东妇女平均预期寿命达到82.22岁。孕产妇、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至8.76/10万、2.14‰、3.33‰。婚前医学检查率达76.68%,比2019年提高37.32个百分点。
在“三新”领域建立妇联组织7.4万个
过去5年,全省妇女儿童事业全方位发展。
广东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多项指标领先全国,率先开展全省适龄女生HPV疫苗免费接种项目,初一女生HPV疫苗接种率达80%以上;率先出台母婴室安全技术标准规范;率先建立集中供养儿童照料护理补贴制度。
同时,广东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稳步提升,均保持全国高位水平。入选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地市增至8个,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全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的女性参保人数稳居全国首位,基本医疗保险妇女儿童参保基本实现全覆盖。
过去5年,全省广大妇女勇于担当、锐意进取,“半边天”作用全方位彰显。
《报告》显示,全省涌现出省级以上三八红旗手776名、三八红旗集体344个,巾帼建功标兵101名、巾帼文明岗1000个,南粤女性生动诠释了“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新时代女性精神。
过去5年,各级妇联组织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引领服务联系职能全方位强化。
其中,“南粤巾帼建功扬帆”卓有成效。全省发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59.43亿元,助力56.8万名妇女增收致富;培育巾帼油茶园20个、面积达4万亩,大力支持引领农村妇女发展油茶产业;3.5万个“妈妈岗”、300多场“金凤展翅”女大学生创业就业服务,惠及育儿家庭1.2万人次、女大学生2万人次……
妇联组织改革建设提质增效。广东在“三新”领域建立妇联组织7.4万个,覆盖“三新”组织11万个;深化“基层妇联领头雁培训计划”,健全执委履职制度,开发全国首个省级妇联执委网络学习平台“粤姐姐执委学堂”;坚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打造全国首个省级妇联服务型小程序“南粤女声+”,访问量1360万人次,把妇联工作做进千家万户、做到妇女身边。
将推广在村建立妇女小组、在社区建立网格妇联
今后5年广东全省妇联工作怎么做?《报告》指出,全省妇联将深化妇联改革和建设,着力构建新时代高质量妇联工作体系,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让引领更见行见效、服务更可感可及、联系更广泛紧密。
全省妇联将坚定扛起引领广大妇女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责任,在夯实党执政的妇女群众基础上走在前。做强“巾帼心向党”主题活动,深化“巾帼大学习”“南粤巾帼大宣讲”,增强宣传宣讲的参与感、互动性;强化部门联动、港澳联动,以“姐妹携手同心”活动促进湾区妇女“心联通”,为民族复兴、强国建设共绘凝心聚力“同心圆”。
全省妇联将坚决锚定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发展目标,在团结妇女只争朝夕建功立业上走在前。深化拓展“乡村振兴巾帼行动”,持续做好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贴息项目;优化提升“科技创新巾帼行动”,建好办好妇女创新创业基地、女科学家分论坛、女性科技创新活动;大力实施“巾帼就业创业促进行动”,持续开展“湾区她绽放”系列活动。
全省妇联将坚持建设好家庭、涵养好家教、传承好家风,在助力构建新时代基层治理新格局上走在前。进一步推进构建以法律法规为保障、以阵地队伍为支撑、以特色活动为重点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强用好线上线下家长学校,大力推进建设县级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和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
全省妇联将坚守代表和维护妇女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的基本职能,在办好妇女家庭可感可及的实事上走在前。尽心尽力维护妇儿权益,省市县三级妇联分别建成集多元服务功能于一体的12338妇联维权服务中心,加强“舒心驿站”心理咨询室等平台阵地建设,构建更加便捷、专业的维权服务网络;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继续做好“两癌”免费检查、“妈妈岗”、关爱孤独症儿童困难家庭等工作,做实爱心妈妈结对关爱服务。
全省妇联将持续推进妇联组织建设和改革向纵深发展,在更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上走在前。将创新构建妇联组织形态,实施推进“三新”领域建立妇联组织三年行动方案,实现组织全覆盖、工作常态化;规范管理“妇女之家”,灵活创建“妇女微家”,推广在村建立妇女小组、在社区建立网格妇联,将妇联组织的根扎得更深、覆盖的网织得更密、与妇女群众联得更紧。
南方日报记者 马立敏 黄子欣
通讯员 粤妇宣
来源:南方日报
广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邮箱:gdtb2020@163.com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