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齐鲁时空

要民生便利不要花瓶式美景,蓬莱画河改造专为群众留下一处洗衣服的地方

发布时间:2025-02-17 18:39:19

烟台市蓬莱区在河流改造中坚持民生为本,拒绝牺牲群众便利换取花瓶式美景

画河改造,专为群众留下一处洗衣服的地方

2月15日,天高云阔,登上蓬莱上水门遗址公园古城墙,修整一新的画河映入眼帘。河道两侧,戚继光故里、鼓楼等建筑别有韵味;氤氲着雾气的泉眼旁,头戴花花绿绿帽子的大姨,一边浣洗衣物,一边拉着呱儿。

“画河改造,几个老姊妹本来还担心以后没有地方洗衣服了,没想到还加了6块磨盘石当‘搓衣板’,比以前更方便了。”家住河边武霖社区的林大姨,2008年退休后就在这里洗衣服。

林大姨不知道的是,作为烟台市蓬莱区2024年的城建“头号工程”,画河改造项目不但花心思研究河边的几块“搓衣板”,还为此多次调整设计方案。

画河,原名黑水河,发源于蓬莱城南黑石山,被称为蓬莱的“母亲河”。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画河流速慢、行洪能力差等问题逐渐显现,一度陷入“雨季过洪水、旱季没流水、平时是污水”的窘境。为解决民生和生态诉求,蓬莱区委、区政府将“画河一条线”项目提上日程。

2024年2月,“画河一条线”攻坚专班成立,抽调16名业务骨干集中办公,建立十部门协调机制。

“画河改造,既关乎生态环境,又关乎民生,还对文旅产业的长远发展有深远影响,一定要反复论证,不盲目大拆大建。暂时没有想明白的地方,先留白,慢慢研究。”区委主要领导为画河改造定调,把民生考量摆在重要位置,不能牺牲群众的便利换取花瓶式的美景。

专班工作人员张慧娟告诉记者,方案设计之初,大家就形成了共识:为群众留下一处洗衣服的地方。设计单位最初的方案,是做一个简单的导流渠,专班则提出将泉眼处拓宽成半月形,后来为方便群众坐着洗衣服,又修成了两层台,还安装了6块磨盘石当“搓衣板”。

“磨盘石是一层好还是两层好?为了确定一个合适的高度,我们邀请大姨到现场试用,提意见。”张慧娟告诉记者,经过5次调整,形成了最终的方案,得到了大姨们的一致认可。

城市改造不能改没了“乡愁”,城市再发展也要容得下几块“搓衣板”。“搓衣板”虽小,背后折射出的是蓬莱区的民生追求,是城市改造变与不变的辩证法。

在画河改造过程中,很多老物件被保留了下来:建设上水门遗址公园,群众门前一棵40多年的泡桐树依然挺立;拆迁拆出来的门当、拴马石、压水井等,在公园里随处可见;沿岸的小市场影响交通,就在旁边为群众新设摊点……

“最终方案跟初稿相比,有上百处修改,每处修改都让人信服。就拿这6块‘搓衣板’来说,蓬莱区委、区政府真正把群众的事放在了心上。”工程设计方驻蓬莱设计总工王儒清告诉记者,专班就在画河边办公,群众推门就进,提了不少好建议,很多都被专班采纳。

眼下,画河改造的水利和市政工程已经基本完工,2025年的主要工作是进行沿河景观提升,以及相关业态导入,让游客参观完蓬莱阁后,可以沿画河一线深度领略蓬莱古城的独特韵味。

(大众新闻记者 董卿 从春龙 通讯员 吴延朋 李纹竹 曲玫洁)

来源:大众网

主办单位:山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