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野生动物撑起“保护伞”——探访延安市野生动物救助中心
2月14日,记者一走进位于甘泉县的延安市野生动物救助中心,就听见此起彼伏的鸟鸣与动物的低吼声。工作人员李芳芳正与同事围在一张工作台前,救治一只左侧翅膀严重受伤的黑鹳。这只黑鹳身形修长,羽毛在光下闪烁着金属般的光泽,但因伤痛显得有些萎靡。
李芳芳一边为它抹药,一边说:“目前,这只黑鹳的精神状态好了不少,我们将密切观察它的恢复情况。”
为黑鹳治疗完,李芳芳端着一盘切好的鸡胸肉,走向旁边的一间笼舍。这些新鲜的肉是为中心救治的灰林鸮准备的。
“前几天,有群众在黄陵县发现了一只精神状态欠佳的灰林鸮,立即联系了延安市桥山国有林管理局。”李芳芳说,“管理局的工作人员随即将灰林鸮送到了中心。我们对灰林鸮进行了细致的检查,发现它虽无明显外伤,但有拉痢疾的情况,也不愿进食。随后,我们对它进行了治疗。目前,灰林鸮正逐渐恢复。”
李芳芳表示,灰林鸮是鸱鸮科林鸮属的夜行性猛禽,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心将视灰林鸮身体恢复情况,挑选一个合适的时机,将它放归野外,重归家园。
2024年,延安市野生动物救助中心共救助各类野生动物43种,成功让50多只动物重获新生。
近年来,延安进一步推进退耕还林工程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生态环境不断好转,生物多样性逐渐丰富,野生动物分布范围继续扩大。截至目前,延安有陆生野生动物264种,其中鸟类172种、兽类72种、两栖爬行类20种。延安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站站长南博文说:“近年来,延安市野生动物种群和数量不断增加。”
为了更好地保护野生动物,延安市于2021年成立野生动物救助中心。该中心基础设施完备,有14间兽类圈舍、7个鸟类笼舍。此外,该中心还有3间功能房,里面摆放着各类医疗器械和药品,能在第一时间对受伤野生动物进行救援。
延安市野生动物救助中心成立以来,累计救助野生动物88种300余只,包括胡兀鹫、秃鹫、黑鹳、大鵟、豹猫等。延安市野生动物救助中心副主任冯茵茵说:“今年,我们将结合救助中心的业务特点与工作实际,全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进一步加强与其他救助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建立区域联动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深化科普宣传工作,创新宣传形式与内容,努力打造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品牌,让更多人了解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性,共同守护我们的生态家园。”(记者 王婕妤 通讯员 方大燕)
来源:群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