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省、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进一步释放广州重构产业发展新优势、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的强烈信号和坚定信心。广州市投资发展委员会办公室聚焦“关键”、瞄准“靶心”、划出“重点”,吹响了2025年高质量招商引资的冲锋号。
聚焦“关键”,7大招商重点构筑产业发展新优势
围绕“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广州市投资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将实施精准招商,聚焦产业关键环节,选择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超高清视频与新型显示、绿色石化与新材料、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与健康等战略性产业,着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效应强的优质项目,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聚焦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推进智能乘用车及商用车整车制造、出口销售与智能网联汽车关键部件招商,完善产业链上下游配套,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
发力超高清视频与新型显示产业。重点推进平板显示制造、新型显示终端、高清视频等产业招商,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型显示产业集群。
布局绿色石化与新材料产业。重点推进新型能源及储能、精细化工、前沿新材料招商,打造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和国内领先的新材料产业高地。
发展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重点推进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晶圆制造、AI芯片招商,打造国内领先的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基地。
培育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产业。重点推进低空经济、商业航天招商,打造全国领先的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产业集聚区。
培育人工智能产业。重点推进具身智能机器人、大模型应用、软件及互联网产业招商,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突出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重点推进生物制造、医疗器械、特色医疗产业,打造国际一流的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聚区。
瞄准“靶心”,全方位增强4类高能级主体招引质效
紧紧围绕“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确定的产业类别,选准细分赛道和靶向企业,以4类高能级主体为重点目标,全方位增强高能级主体招引质效,源源不断地为广州增力赋能。
龙头带动力高的规模型高能级主体。聚焦“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攻坚龙头带动力高的规模型高能级主体,以世界500强、中国500强、行业龙头、上市公司为目标,引进投资规模大、带动效应强的龙头企业,推动产业链上下游集聚发展。
技术含量高的创新型高能级主体。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攻坚技术含量高的创新型高能级主体,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独角兽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为目标,引进拥有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
经济贡献高的服务型高能级主体。聚焦生产性服务业,重点攻坚经济贡献高的服务型高能级主体,以现代金融、科技服务、现代商贸、专业服务等领域的龙头企业为目标,引进能够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的服务型企业,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成长性高的专项型高能级主体。聚焦“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未来产业和新兴产业,重点攻坚成长性高的专项型高能级主体,引进具有核心技术、市场前景好的企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划出“重点”,10大行动聚力攻坚2025年招商引资
广州市将聚焦“12218”现代产业体系,突出央企和民营龙头企业招商,瞄准德国、日本、中东等目标国家和地区,铆足干劲,全力以赴,通过10大行动为广州发展贡献更大的招商力量。
投资效能提升行动。统筹招商项目服务及筹建工作,打通项目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针对企业落地及运行的痛点难点,分批次出台进一步促进企业投资发展措施,确保措施到位、管用,企业获得感强。
央企招商攻坚行动。把握国家对央企提出“三增”“三新投入”要求及央企正制定“十五五”规划的窗口期,全面对接央企高层及战略发展部门,引进央企在先进制造、产业金融、资本运营、供应链等领域的新投资项目。
平台经济“北上行动”。持续攻坚平台经济、数字经济、人力资源等平台企业。
外资合作拓展行动。加强对欧洲及日韩、中东等地的招商,谋划建设中欧、中日产业园区,打造广州吸引外资的国际园区品牌;围绕新能源、新材料、医药及医疗器械、快速消费品等产业,瞄准世界500强和中小型“隐形冠军”企业,引进其新制造、新商业、新研发项目。
产业策划招商行动。梳理7大招商重点产业具有招商价值的细分领域、产业图谱及招商目标清单,制定企业可感可知推介材料,策划专业园区、产业峰会、产业推广渠道、专业投资基金、市场对接机遇等,推动产业审视成果落地。
超级载体建设行动。推动“产业园区化、园区产业化、园区品牌化、产业特色化”,打造产业地标。对产业特色鲜明、综合配套完善、运营管理高效的园区授牌,梳理培育一批“上下游就是上下楼”的专高标准载体,提升专业度和产业“味道”。
投资矩阵组建行动。梳理国家和省级政府投资基金、社会资本、银行(尤其是AIC银行)、券商、保险资金、养老金等,共同打造投融资矩阵。
市内区域招商合作行动。出台市内跨区招商合作指引政策,鼓励结对合作的各区通过“总部+基地”“研发+生产”等模式进行招商信息互通、资源互补、品牌共用、园区共建。
城市品牌推广行动。会同执委会推进“城市合伙人”专项工作;持续提升现有招商站点作用,并推进与南航集团、商协会、专业机构等的软合作,实现在北美、中东、欧洲招商网络覆盖;创新举办2025年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围绕“21+8”产业谋划高端展会及路演活动。
队伍能力蜕变行动。招商人员50%不在办公室,通过高频率外出洽谈项目,提高招商谋划意识、研判能力和谈判水平;强化“营商即招商”的理念,成为第一时间倾听企业问题、解决企业问题的参与者、推动者、实践者。
广州市商务局表示,接下来,全市将充分发挥好全新的“大招商”体系作用,围绕企业关注,积极推进产业园区、产业基金、产业人才的“广州模式”,与企业同频共振、相互赋能,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林珍
通讯员 穗商务宣
来源:南方网
广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邮箱:gdtb2020@163.com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