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渝台视窗 > 重庆资讯

“杜鹃花开”撑起未成年人成长防护伞 南川区建设“杜鹃花开”驿站三级平台出成效

发布时间:2025-02-21 14:10:20

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 张佳雯)“孩子不敢上学,请你们帮帮看该怎么办?”不久前,一对母女走进南川区杜鹃花开驿站,向站长吴贵川求助。身为心理辅导老师的吴贵川运用封闭性提问、去中心化等心理辅导方法,成功帮其走出阴霾。

据了解,为做好做实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南川区整合区妇联、团区委、区法院、区检察院等部门资源力量,探索建设“杜鹃花开”驿站三级平台(驿站总站、分站、站点实体平台),通过进一步强化部门协调联动,配套完善保护工作制度机制等,“一站式”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去年,全区未成年人作案、侵害未成年人现行案件同比大幅下降,在校未成年学生溺亡事故“零发生”。

温情守护 爱让少年回头 

小彬(化名)是个单亲家庭的留守少年,出生后不久父母离婚,母亲出走失联,父亲在福建打工,从小跟着爷爷一起长大。初中时爷爷去世,小彬便独自在老家生活。

去年4月,17岁的小彬因家中无人管教而社会经验不足、法律意识淡薄,和“社会大哥”伙同偷盗摩托车,被公安机关抓获。

鉴于小彬作案时未满18周岁,且有悔罪表现,南川区检察院本着“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对小彬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并发挥“杜鹃花开”驿站职能,由区妇联、团区委、区检察院、学校等相关工作人员组成专班,联合社工机构、女企业家协会等社会组织落实帮教措施,对小彬开展了为期6个月的督导和帮教工作。

期间驿站了解到小彬喜欢烹饪,立即通过女企协推荐小彬到餐馆做学徒,为融入社会打下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彬在与爱心妈妈和心理疏导员一次次的沟通交流后,从最初对生活感到彷徨迷茫到后来有了明确的生活目标和动力。

如今,小彬前往福建与父亲一同生活。这一年里,他靠着坚持不懈的努力在福建拥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最近还购买了新车。

小彬感慨地说:“感谢‘杜鹃花开’驿站,让我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据了解,去年南川区委政法委整合各方资源力量建设“杜鹃花开”驿站,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配备3名专职社工,并从政法单位抽调专门力量定期入驻集中办公,开通24小时热线电话和“杜鹃花开·相伴成长”微信公众号,打通未成年人及家长倾诉、求助渠道。同时,建立风险协调调度、分级培训、信息排查等制度机制,并通过打造“一部热线、一个阵地、一套教材、一支队伍”,构建起“一站式”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基层网络。

据悉,2024年以来,南川区各“杜鹃花开”驿站已接到未成年人求助和举报电话371人次,开展线上(电话)心理疏导245件次,一对一面访接待126件次,开展家庭教育辅导68件次,开展各类宣传活动27场次,发放宣传单2万余份,覆盖人群3.5万余人。 

倾听诉说 为众多未成年人提供暖心服务 

近日,在南川一中的心灵魔法屋里,学校专职心理老师张继英正耐心地为学生排忧疏导。学校的心灵成长中心分为心灵魔法屋和团体辅导室,心灵魔法屋不仅有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服务,还配备了沙盘游戏、音乐放松等专业设备,帮助学生舒缓情绪、探索内心。

事实上,南川一中的心理辅导室只是南川区建设的“杜鹃花开”驿站分站之一。如今,在南川区各学校均建设了“杜鹃花开”驿站心理辅导室,并配置了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任辅导员。在校外,已建设医院、村(社区)、小区“杜鹃花开”驿站31个,常驻专业团队线上线下为未成年人免费提供法律咨询、心理疏导、政策咨询等志愿服务。

去年5月,南川区“杜鹃花开”驿站里值班的“知心姐姐”程雨亭接到一通电话,通过聊天得知小林(化名)想学化妆,却挨了父母一顿严厉的批评,其用零花钱买的化妆品也被没收了。委屈又无奈的小林,拨通了“杜鹃花开”驿站的热线。

在随后的20多分钟里,程雨亭耐心安抚了小林,设身处地为其分析问题,寻找解决办法,最终打开了小林的心结。

“我接访过争吵得面红耳赤的父子、互不理睬的母女、无奈摇头的婆孙……驿站对他们来说,是调停室,更是谈心间。”“杜鹃花开”驿站总站站长吴贵川说,很多僵持不下的“冷战”双方,最终在杜鹃花开驿站里“握手言和”。

据了解,“杜鹃花开”驿站三级平台以分站为“前端触角”,依托镇街青少年之家、妇女儿童之家和学校心理辅导室等阵地,在34个乡镇(街道)和18个教委直属学校建立分站,由镇街和学校分管负责人任分站长。同时,驿站招募了心理教师、心理医生等一批善解人意的“知心姐姐”“热心哥哥”当志愿者,倾听未成年人的抱怨、哭诉和分享,为未成年人提供帮助。

此外,平台整合党建、平安、民生等板块干部力量,通过组织活动、现场接访、帮扶救助等方式,为未成年人提供法治宣传、困难救助等关爱服务。年均开展活动210余场次,开展心理困境、生活困境帮扶1800余人次。

如今,在“杜鹃花开”驿站里,温暖的故事不断上演。

“总站开通的24小时热线电话和微信工作号,成为了孩子们倾诉心声的港湾。60余个分站遍布各乡镇和中小学,它们如同触角般延伸至每一个角落,守护着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据南川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南川区将认真贯彻落实平安重庆建设大会精神,一方面组建专家智库团队,从区级成员单位中挑选有爱心、有责任心的骨干教师、医生、政法干警等专业力量组建专家智库团队,结合专业优势对驿站工作人员开展全覆盖履职能力提升培训。

另一方面,整合青企协、女企协、律协等社会团体志愿力量,进一步建强“同心护未”志愿服务队,充实三级平台工作力量,制定结对帮扶规范化工作流程,建立健全招募、准入、服务、退出机制,精准研判重点关注未成年人家庭监护、身心发展等情况,结合队员年龄、职业、性别等因素进行结对帮扶,实现对重点未成年人“一对一”精准结对关爱帮扶全覆盖。

同时,规范闭环处置流程,对工作中发现的涉未风险隐患进行全面梳理,制定闭环处置流程图,实施分级分类处置,对下级驿站能处置的,及时交办处置,并适时跟踪帮扶处置进度;对中、高危类或较复杂问题及时上报至上级驿站,由上级驿站推动落实,通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双向流动模式,实现三级驿站闭环处置流程规范化。

来源:华龙网

主办单位:重庆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