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时政要闻

2025“隐患排查治理年”广东具体部署有哪些?发布会实录一览

发布时间:2025-02-27 15:19:10

2月27日上午10时,广东省新闻办举行《广东省2025“隐患排查治理年”行动方案》新闻发布会。广东省委宣传部外宣一处一级调研员邓广志主持,广东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应急管理厅厅长王再华,广东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局长邓正雨,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杨宇,广东省林业局局长蒋宏奇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 。

2024年广东省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事故起数、死亡人数降幅明显

王再华:2024年,广东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全省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7.7%、12.5%,其中较大事故同比分别下降19%和26.3%;广东省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等指标降幅明显,为历年来最大。治本攻坚行动纵深推进。聚焦“九大行动”58项重点任务落细落实,配套开展“万名专家下基层 服务帮扶促安全”行动,抓攻坚、强服务,落实闭环整改,带动广东省各级各地检查服务生产经营单位256.5万家次,排查治理重大事故隐患3.9万多个。群众身边隐患问题得到有效整治。紧盯城镇燃气、电动自行车等重点行业领域,强化“一件事”全链条安全整治。2024年共整治城镇燃气、餐饮企业52万家、整改隐患16万多个,排查4.96万栋设有架空层的民用建筑、整改1.6万余栋不具备停放充电安全条件的架空层建筑,增设电动自行车安全充电端口46.12万个。重点行业领域风险防范有效加强。推进化工老旧装置改造,64家涉及淘汰落后工艺设备的化工企业、188套投产超过20年的老旧装置,按要求整治、改造或退出。持续打通“生命通道”,2024年共拆除人员密集场所门窗障碍物89.82万处,督促整改占堵疏散通道50.01万处。

广东是人口大省、经济大省,有1900多万户经营主体、830多万家企业,有1.27亿常住人口、1.5亿实时在粤人口;各类安全风险隐患点多面广,建筑施工、道路交通、城镇燃气、危化品、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防范任务依然艰巨。近日,省安委会制定了《广东省2025“隐患排查治理年”行动方案》,强调坚持“防”字在先、“严”字当头、“实”字为本,做深做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全省所有行业重点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全面深入排查,做到“措施未落实不放过、问题未解决不放过、隐患未消除不放过”,有效防范和遏制各类事故,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体部署包括4个方面20项重点任务:

一是全面排查治理各类隐患问题。聚焦重点行业领域、人员密集场所、危险作业、重要工程、敏感时间节点5个方面,组织开展拉网式、起底式排查,帮助企业查找风险隐患,实行省、市、县三级分级分类管理,排查企业和隐患底数,严格督促落实整改责任,做到隐患治理责任人、措施、资金、期限、应急预案“五落实”。

二是全面提升隐患排查治理能力。聚焦强化监管执法人员培训、重点行业负责人培训、高危行业人员考核培训、特种作业管理优化、专家服务指导帮扶、利用安责险深度参与隐患治理等6项任务,深入宣传2025“隐患排查治理年”的部署,全面、精准地开展关键人群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强化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和隐患排查治理能力。

三是全面推进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聚焦深入基层调研指导、加强标准解读与制定、编制排查工作指引、完善督办整改制度、推动分级督办整改等5项措施,组织各地、各有关部门针对重大事故隐患科学制定整改措施,加强挂牌督办,明确整改时限,落实整改责任,严格整改闭环。

四是全面筑牢本质安全基础。聚焦工程质量监管、产品质量监管、老旧设施设备安全筑底、标准提升行动等4项重点任务,进一步强化产品、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突出提高建设工程品质,依靠标准和管理推动提升产品安全质量,抓住“两新”政策实施契机,加快推进老旧设施设备更新改造,解决一批本质安全“老问题”。

今年广东将系统治理电动自行车管理难题 广东省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稳步趋好

中国日报记者:从数据分析看,道路交通事故仍然是安全生产的“第一杀手”。近年来,广东深化道路交通安全治理,持续压减各类事故。请问专项治理取得了哪些工作成效?2025年“隐患排查治理年”中道路交通安全方面有哪些重点工作?

邓正雨:2024年道路运输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占安全生产事故的67.3%、64.8%,创历史新低。广东省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稳步趋好。一是道路风险持续下降。在机动车、驾驶人保有量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全省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逐年下降,2024年同比下降18.2%,一次死亡3人以上较大事故减少13起,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实现跨越性好转。二是违法打击效能不断提升。全省公安机关建立“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对重点交通违法行为实施精准打击、靶向治理,近三年严查严处一大批“三超一疲劳”、酒驾醉驾等突出违法行为,有力地净化了路面秩序。三是隐患治理形成有效闭环。针对人、车、路、企、事“五大要素”隐患实施信息化管控、闭环式治理,排查治理5428处部省市县四级督办隐患路段,定期向全省2.1万家运输企业精准推送“企业画像”报告,动态消除企业安全隐患。四是责任监管体系更加牢固。依托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建立会商研判、挂牌整治、预警约谈等机制,有效压实管理责任,逐步构建起了“党政领导、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共同参与”的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新格局。

2025年是“隐患排查治理年”,广东省公安机关将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对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隐患实施全链条、精细化治理。一是持续加强责任体系建设。继续发挥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作用,用好评价预警、挂牌督办、倒查追责等举措,进一步压实属地管理、部门监管、企业主体责任。二是持续加强源头隐患治理。深入推进部省市县四级督办隐患路段治理,排查整治事故多发、临水临崖、急弯陡坡、马路市场、学校周边道路等高风险路段隐患。三是持续加强路面秩序管控。深化公路防控体系建设,深入开展酒驾醉驾、超限超载、“飙车炸街”等集中整治行动,强化“两客一危一重货”等重点车辆执法监管,运用“多法衔接”机制加强溯源追责。四是持续加强新型风险防范。推进电动自行车规章制度建立、非机动车道建设、AI智能劝导等措施,系统治理电动自行车管理难题。强化智能网联汽车上路的安全监管,护航产业健康发展。

广东开展“万名专家下基层 服务帮扶促安全”行动 已帮扶企业单位超8600家

广东广播电视台记者:据悉,广东正在开展“万名专家下基层 服务帮扶促安全”行动,开展该项行动主要出于什么考虑?有哪些具体的做法和成效?

王再华:自2024年9月开始,广东组织开展了“万名专家下基层 服务帮扶促安全”行动,该项行动将持续到2026年底结束。每年安排不少于1万名专家(人次)下基层服务帮扶。

开展这项行动,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第一,为基层减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聚焦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第二,给企业帮扶。用心用情帮助企业解决安全生产难题,帮助企业提升防范能力、推进高质量发展,送服务上门到家。

主要做法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坚持统筹推进,启动“一盘棋”响应。此次行动由省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办公室统筹推进,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森林防灭火、三防(防汛防旱防风)等领域,涵盖了应急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目前,已组织30个重点行业领域省级主管部门,遴选了业务精通、经验丰富、责任心强、正派廉洁的专家,建立了一支拥有1711名实用型专家的帮扶队伍,推动解决基层企业技术力量“不托底”、专业问题“把不准”的短板。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实施“三个一”措施。把服务帮扶行动与深化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结合起来,与打造良好营商环境结合起来,通过进行一次政策宣讲、开展一次业务培训、帮扶一次会诊自查的“三个一”措施,聚焦重点难点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同时,创新方式方法,高效推进帮扶行动。比如,在危险化学品领域开展试点,搭建“线上医院”网络问诊平台,遴选232名有经验的专家教授、158名一线骨干技术人员,建成实用型专家库,结合运用AI等技术,对问诊需求进行智慧化分析解答,“零距离”解决企业安全生产难题。

三是坚持务求实效,落实“五个真”要求。坚持“找真专家、查真隐患、做真服务、促真整改、助真安全”,全省应急管理系统带头狠抓落实,在减少检查、规范检查的同时开展帮扶、强化服务,带动各地各部门扎实推进帮扶行动。

自行动以来,广东省累计派出各行业领域专家1.15万人次,帮扶基层企业单位8600多家,组织政策宣讲及业务培训1.6万多场,覆盖10万多人次,开展应急演练1700多场,带动全省排查整改重大事故隐患3.9万多项,充分发挥专家智力支撑作用,让企业通过排查整治、指导服务得到真正的安全“实惠”,进一步激发了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内生动力,取得了良好成效。

广东省在建房屋市政工程全覆盖排查 确保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

香港明报记者:当前正值各项工程建设的高峰期,尤其是地下工程安全生产工作尤为重要,请问广东将采取什么措施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

杨宇:广东将重点抓好以下措施:一是强化风险防控机制,确保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按照“逐企业、逐项目、逐设备”要求,对广东省在建房屋市政工程进行全覆盖排查,紧盯深基坑高切坡土方作业、隧道暗挖作业、有限空间作业等高风险施工环节,深入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隐患。同时,深刻吸取近年来发生的地下工程事故教训,督促各地切实加强暗挖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地下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强化地质勘察,充分查明不良地质情况;加强设计管理,优化设计方案和工法;落实施工安全防范措施,有效管控隧道、涵洞施工中突水突泥和冒顶塌方等风险;加强施工现场地质灾害、施工沉降等关键部位的监测监控;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体系,确保突发事件及时得到妥善处置。

二是筑牢安全制度体系,狠抓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将持续强化安全监管制度体系建设,推进制订或修订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质量安全动态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关键性政策文件,逐步健全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同时,加强对基层的督导检查帮扶,狠抓制度措施落地落实。还将进一步细化各级有关单位及个人的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坚持严处重罚,倒逼责任落实。对监管部门检查发现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企业和项目,进行严肃追责。对于发生事故的,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事故调查处理,严格对相关责任方予以惩处。

三是创新科技应用手段,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将加快推广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应用,深化“数字住建”建设,稳步推进危大工程管控业务流程的标准化、关键环节的可视化,运用信息化平台加强危大工程监测数据比对分析,实施靶向督导,着力提升监管质效。大力推广智能建造相关技术,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有效提升房屋市政工程施工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森林防灭火形势依然严峻 今年2至4月广东省大部分地区降水同比偏少

南方日报记者:当前广东省处于森林特别防护期,请介绍当前森林防灭火形势以及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森林防灭火措施?

蒋宏奇:据气象部门预测,2025年2月至4月,广东省除西南地区外,大部分地区降水同比仍偏少二至三成以上,局部偏少五成,气温接近常年或略偏高,森林火险气象等级仍将长期保持在高位,加之春耕农事用火、春分清明祭祀用火明显增多,火源管理难度加大,森林防灭火形势依然严峻。

广东省森林防火部门将重点抓好6方面的工作:一是严格落实责任。结合落实林长制压实第一责任人森林火灾防控责任,全面实行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压实各级行业监管部门、经营单位、乡镇村居主体责任和护林员巡护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强化末端责任落实,将责任落实到户、到人,切实从思想上“紧”起来、行动上“快”起来、责任上“扛”起来。

二是严格火源管控。严格用火审批、防火检查、日常巡护,加强祭祀用火、农事用火、林区施工生产用火和景区野外用火管理。全面管控林内火源,严厉打击野外违规用火行为和惩处责任人员。同时,根据需要科学及时发布禁火令或禁火通告,推广实施违规野外用火举报奖励制度。

三是严格隐患排查。针对林边田缘、林内作业点、输配电设施和公路铁路沿线等重要区域,常态化全面开展森林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及时发现、及时清理。组织森林防火专家指导帮扶,推动各地各单位采取隔离带开设、重点林区林缘增湿作业、纯针叶林区林分优化等有效措施,切实降低森林火灾风险。

四是加强能力建设。推动森林防灭火重点县(市、区)森林火灾预防能力建设,高标准做好城镇周边、重点部位防灭火设施建设,以兼具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为目标探索经济树种营建生物防火林带模式,加快补齐粤东西北地区森林防火设施建设短板。

五是加强应急处置。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森林防火专业队员靠前驻防,全力打早打小,避免形成较大以上森林火灾。科学组织指挥开展火情处置,严守安全底线,坚决避免人员伤亡事件。

六是加强宣传教育。常态化、精准化开展森林防灭火宣传,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形式开展广泛宣传,公开曝光违法用火典型案例。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陈婕

来源:南方网

广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邮箱:gdtb2020@163.com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