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
2月24日,长沙市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推进会暨2025年知识产权工作会议召开,回顾盘点过去一年工作,谋划部署今年工作重点。
会上,湖南湘江新区商务和市场监管局、雨花区人民政府、宁乡市人民政府、长沙理工大学、长沙族兴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交流发言,分享工作经验与成果。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吴峰,长沙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彭涛出席并讲话。
咬定青山不放松,创新更有力量
2024年1月,长沙市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城市。一年来,长沙坚持守正创新聚合力、精准发力解难题、全力以赴强动能,知识产权各项工作齐头并进。
示范区动能更加强劲。去年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3次专题研究部署知识产权工作,7月又召开高规格保护示范区建设动员部署会,国家局、省局领导出席指导,省直、市直相关部门出台系列支持政策,全力推进示范区建设。
建设保障强。正式施行知识产权保护地方性法规,芙蓉区“云音柱”专利侵权案成为适用该法规第一案。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若干措施》《知识产权重大行政执法案件法制审核和集体讨论制度》,构建“严惩侵权 协助维权”长效机制。市财政支持安排保护示范区建设专项经费,保障示范区建设需要。
建设成效亮。示范区建设六大任务有效推进,其中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民事一审案件上诉率、民事一审案件审结率、公共服务节点网点、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覆盖率等5个量化指标已提前达成目标值,《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工作动态》10次推介长沙经验做法。
匠心独运琢美玉,创新更有活力
知识产权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市场,是新质生产力的催化剂。
长沙牢固树立激励创造、鼓励创新的政策导向,让知识产权创新成果在长沙遍地开花。
2024年,长沙作为全省唯一上榜城市,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科技集群百强榜中跃居第32位;新增发明专利授权15137件,占全省64.16%;长沙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7.61万件,占比全省62.77%。长沙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达72.42件,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长沙累计有效注册商标量为56.81万件,占全省的45.68%;获第二十五届专利奖1金2银7优秀。
不仅如此,长沙知识产权保护态势更加严格,行政执法持续加力,司法保护持续增压,社会共治持续深入;联动协作更加深入,纵向联动紧密,横向合作密切,对外交流广泛;管理服务更加高效,服务体系日益健全,模式日臻完善,质效日趋提升;赋能发展更加凸显,高校知识产权加速转化,专利密集型产业加速壮大,商标地标价值加速显现。
一片冰心在玉壶,创新更有效率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的关键之年。
长沙市知识产权局牢牢把握服务创新创业创造主体这一核心,紧紧围绕“1355”推进工作,坚持面向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重点创新团队、重点产业企业、重点商标品牌、重大纠纷化解“五个重点”,深入实施“五大计划”,加快建成高水平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为长沙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具体而言,长沙将大力实施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计划,推动保护示范区建设再提速;大力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促进计划,推动专利密集型产业再壮大;大力实施创新型企业强基和登峰计划,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再提升;大力实施知识产权营商环境指数提升计划,推动保护和监管服务再优化;大力实施海外知识产权护航计划,推动企业出海再扬帆。
吴峰充分肯定2024年长沙知识产权工作取得的成绩。他表示,2025年长沙知识产权要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取得更大进步,在全链条保护方面展现更大作为,在转化运用方面迈出更大步伐,为持续用力打造“三个高地”、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贡献更多力量。
彭涛表示,做好知识产权工作意义重大,使命光荣。今年是建设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的关键之年,长沙知识产权系统要深化认识,坚定知识产权工作更足信心;强化举措,争取年度重点工作更大成效;细化责任,汇聚知识产权工作更强合力,加快推进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不断开创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新格局。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