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2月 26日讯(记者 王茜 通讯员 郑艺 雷竣尧)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湘鄂京烽火传声队”来到长沙县开慧镇,开展寒假返乡调研活动,聚焦杨开慧纪念馆的新型宣传媒介与传播效果。从“五进”宣讲到“云游展馆”,从幻影成像到3D建模,纪念馆用科技赋能红色文化,让历史“活”了起来。
杨开慧纪念馆作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致力于弘扬开慧精神,传承红色文化。宣传方式主要以对外宣讲为主,全年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活动。通过“五进”活动,即“进机关”“进学校”“进部队”“进企业”“进村(社区)”,将开慧精神带到各个角落。此外,纪念馆还通过巡讲、流动博物馆等形式,将展览带到更多地方,让更多人了解开慧烈士的事迹和精神。
观众的参观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团队参观,通常需要提前预约,馆方会安排专门的讲解员进行全程讲解;另一种是散客参观,通常是定时定点的,也会提供面对面的讲解服务。值得一提的是,纪念馆还提供了线上自助讲解的方式,观众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取详细的讲解内容。这种方式不仅方便了观众,也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节奏进行参观。
参观观众涵盖了各个年龄段,从小朋友到老年人都有。特别是学生群体,他们多以研学旅行的形式前来参观。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他们通常对“场景”更感兴趣,因此馆方会围绕场景进行讲解,比如通过还原历史场景,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而对于年长一些的观众,他们更倾向于驻足观看馆内的图片、视频陈列和文字介绍,尤其是那些详细的历史资料和影像记录。馆方会根据不同年龄段的需求,调整讲解的内容和方式,以确保每位观众都能从中获得启发和感悟。
随着科技的发展,纪念馆积极应用多种多媒体展示技术。利用幻影成像和投影技术,将历史场景进行还原。例如,开慧讲学课堂通过前景、后景与实景的融合,将历史人物和场景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这种技术不仅让观众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历史的氛围,还增强了展览的互动性和吸引力。
在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方面,纪念馆开设了“骄杨”公众号,推出“云游网上展馆”栏目。观众可以通过全景摄影生成的360度全景图像,在线参观展馆。利用3D建模技术,精细还原场馆和展品,观众可以自主选择视角,切换展厅,并通过点击展品获取讲解员录制的音频讲解。这种方式不仅突破了时空限制,还让观众能够随时随地参观,提升了红色革命文化的传播效果。
杨开慧精神包括坚定的革命信念、无私的奉献精神和英勇的斗争意志。为了传承这一精神,纪念馆不仅通过展览和讲解向观众传递开慧烈士的事迹,还通过举办各种主题活动以及党课教学如“一封托孤信”“为了信仰”,让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一代,了解并学习开慧精神。此外,纪念馆还与学校、社区合作,开展红色文化教育,让开慧精神深入人心。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