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展”亮剑,看江苏制造如何以新质生产力领跑“智造”
“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是总书记赋予江苏的目标定位。近年来,从江淮两岸到黄海之滨,江苏全省上下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发展先进生产力质态,为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不断增添新动能。
新的一年拉响更强引擎,为贯彻落实江苏省委、省政府“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部署要求,2月25日至27日,江苏省贸促会精心组织36家涵盖机器人制造、工业自动化、精密模具、3D打印等领域重要生力军企业,参加广州智能制造技术及装备展览会(下称SPSG)和亚洲国际模具展。本届参展企业数量较去年增长50%,“老将”“新秀”齐登场,以硬核技术向世界展示江苏新质生产力的澎湃动能,更蕴藏着江苏制造业如何从“制造大省”迈向“智造强省”的转型密码。
“三连击”:技术破局、场景落地、生态重构
SPSG展上,南京诚达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展台前人头攒动,本次带来了主营产品“IO-Link”,这是一种点对点的串行通信协议,将传统或智能传感器和执行器集成在自动化系统中的通信接口技术,目前已应用于机器人工作站、精细化工生产线等场景,极大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缩短交货时间。
“我们核心团队拥有超过10年的工业自动化和通信行业经验,将技术创新放在发展的核心位置。”据现场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于2024年正式成为西门子Xcelerator“繁星计划”的生态合作伙伴之一,接下来将深入探索定制化、开放式模式,助力各领域企业数字化智能车间建设、柔性制造和精益生产。上述负责人表示,“我们卖的不是产品,是一整套生产力升级方案。”这正呼应了本次SPSG展的主题——深耕工业自动化,成就多元产业应用。
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并要求开展“人工智能+”行动。
常州精控电机电器有限公司所展示的无刷伺服一体机主要用于机器人制造,是实现智能化设备的必不可少的零部件,算法和精密的机械设计,可以实现微米级别的高精度位置控制,精良的工艺制造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这些“黑科技”背后,是江苏新质生产力的具象化呈现。2025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如今技术越来越快向生产线奔去,2024年江苏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首次超过50%,“创新之花”结出更多“发展之果”。
从“单兵作战”到“组团突围”,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链创新布局
深耕华南模具市场十八载,亚洲国际模具展的设立旨在进一步全方位构建模具制造产业生态系统,扎根模具制造业,紧跟市场发展趋势,聚合资源优势以及一系列完善配套,打造出一个贯穿模具业上中下游的专业平台。“企业通过参展,不仅开拓了国际市场,更通过与上下游企业的深度合作,进一步提升了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展会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说。
作为国内首家使用粘结金属3D打印技术的加工服务商,德亿纬三维打印(太仓)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不仅航空航天,还用于消费电子、饰品、汽车、AI数据中心等民用领域。
徐州赛越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专注于回转减速器的研发生产,产品广泛使用于重型平板运输车、集装箱起重机、随车吊、高空作业车、太阳能发电系统等工程机械及新能源领域;昆山德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可为机械加工和模具制造领域提供全方位服务,具备为各种行业提供金属冲压的产品能力。
来自南通的江苏品德新材料有限公司从事钛合金粉末、高温合金粉末的生产,“从一颗粉末做起,公司靠着细粉收得率>80%、球化率>99%、球形度>0.95的技术水准,为增材制造、金属注射成型、热等静压等行业提质赋能。”公司负责人说。
这些看似分散于各垂直精细领域的展品,正逐步为千行百业带来发展的强劲动能,生态闭环已然成型。正如现场某位参展商表示:“当3D打印遇见工业互联网,模具制造的效率革命才刚刚开始。”
“链式创新”是江苏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逻辑,接下来将大力培育具有发展潜力的重点产业链,不断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让江苏制造业更加“筋强骨壮”。
技术引进来产品走出去,重新定义江苏制造业发展新坐标
2025年江苏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到,支持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等扩大进口……让开放、包容、有活力的江苏市场“近悦远来”。江苏省贸促会认真落实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抓重点、攻难点、树亮点、培育增长点,精心组织企业参加国际知名展览机构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省外地区举办的国际性专业展会,引导企业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拓展内外贸销售渠道,更高标准服务江苏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江苏企业积极创新转型,“江苏制造”加快出海。“过去我们追赶国际标准,现在我们在制定标准,技术吸睛,产品广销海外。”无锡市誉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工厂拥有进出口权,硬质合金铣刀、钻头、铰刀、硬质合金刀片铣刀、螺旋端铣刀等拳头产品,广受国内外客户好评。
本次展会,还有不少让先进技术和经验走进来的企业身影。常州瑞固铭机械有限公司擅长气囊零件和座椅零件项目,多次与客户合作成功导入海外模具技术,实现模具采购本地化,显著节省项目时间和经费进而提升产品竞争力;通过自主开发和国外先进技术的交流积累,南京春辉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已拥有国内先进的非通信光纤生产技术和设备,不仅能为客户提供质高价优的光纤系列产品,更有能力为客户提供技术配套服务和系统解决方案。
本届SPSG及亚洲国际模具展展出面积近35000平方米,参展商近600家,其中国际展商占比近30%,预计专业观众超55000人次,境外采购商近4000人。
来源:新华报业网
江苏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