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条民族路 同开“团结花”
相距10公里的两个村子里,各自有一条民族路。民族团结互助的故事,在两条路上演奏出“石榴花开结同心”的动人乐章。
“村里人很照顾生意,村‘两委’还提供各种方便。”2月28日,同豫兴清真食品沁阳市西万镇邘邰村专卖店店主拜保安说。拜保安来自10公里外的博爱县许良镇大新庄村。
专卖店所在的二层楼房有个含义颇深的名字“同心楼”。“这是专门盖起来让社亲做生意的,一年的房租是1.5万元,市场价最低也得2.5万元。这座楼房的租金收入纳入邘新社亲基金,用于帮扶困难村民等公益开支。每年春节前,我们村都要去大新庄村慰问困难户,大新庄村也会来我们村慰问困难户。只要是社亲来村里做生意,我们都要帮他们找地方。”邘邰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曹海波介绍。
明朝正德年间,大新庄村的一名少数民族村民遇到官司,被在山西省任县令的邘邰村人陈我捷所救。两村因此结为社亲,历经500多年世代友好。
目前,大新庄村是多民族混居村,少数民族居民约占85%;邘邰村有上万人,全部是汉族居民。
“两个村子互相帮助的事,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俺村一个村民在博爱县打工时摔伤,老板不愿赔偿。知道情况后,大新庄村的社亲去找了老板好几趟,最后通过劳动仲裁,帮助要回9万元赔偿款。老社亲当时对老板说:‘这事比我们村的事还重要,我们要一管到底。’”邘邰村村民陈光芒感慨。
2005年,邘邰村将村内一条约1公里长的主干道命名为民族路。大新庄村也给4条村路命了名,从东向西分别是:友谊路、民族路、团结路、教育路。
“这些路名就是要提醒村民,各民族村民一定要搞好团结,要让邘新社亲世代传承。”大新庄村党支部副书记黄下放说。
走进大新庄村56岁的村民靳怀联家,新建的二层小楼十分漂亮。“不是村里人和邘邰村的社亲帮助,我压根儿不敢想能过上现在的好日子。”靳怀联感慨地说。
3岁时,靳怀联在火灾中被烧成重伤,村里人捐了3万多元,邘邰村又拿了一部分钱,帮他解决了医疗费。他的两个女儿上学后,两个村又帮着解决学费、生活费,支持她们先后考上大学。如今,大女儿在一家医院当护士,二女儿也在郑州找到了工作。
“盖楼只花了10多万元,没有落下欠账,你们可能想不到吧?都是村里人义务来帮忙,不要一分钱的工钱。我在村里卖菜,村里人都是先来我这里买。这么多年,邘邰村也一直关心我们一家。”说话时,靳怀联哽咽了。
两村一条心,开出“团结花”。2019年召开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大新庄村、邘邰村同时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目前,两个村都已经把邘新社亲写入村规民约,村民平时见了面就像见了亲人,今年春节前还热热闹闹地合办了一场“村晚”。
画出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共建美好家园,共享美好生活。两个村还先后和豫晋两省4县(市)的66个行政村结为友好村庄,将这个“同心圆”的半径不断扩大。(河南日报记者 樊霞 姚广强)
河南省台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