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专题记者会丨事关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 听听人大代表聊了啥
第1眼TV-华龙网讯(陈雨)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众多代表关注的重点话题,也是老百姓关注的热点。
3月6日,重庆代表团举行“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专题记者会。全国人大代表魏后凯、祁美文、张国忠、冉慧就如何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建言献策。
城乡全面融合将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城乡融合发展快速推进,取得了阶段性的显著成效。当前,我国城乡关系正在由二元分割向融合共富方向转变,城乡全面融合将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在发言中介绍。
如何进一步推进城乡全面融合发展?魏后凯认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提高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必须着力打破各种体制机制障碍,当前重点是有效破除要素流动、土地市场、公共服务等领域的体制机制障碍。
魏后凯建议,要统筹城镇国有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完善城乡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出租、抵押交易规则,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健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多元化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模式。
探索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双轮驱动”
专题会现场,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沙坪坝区委书记祁美文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强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发展空间格局,对重庆具有十分重要的针对性。
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要大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我们加深刻认识到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核心要义是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双轮驱动’。我们理解,乡村在葆有城市稀缺的生态、传统文化和自由灵魂的同时,也应该拥有城市的富足、便利和科技、文明。”祁美文说。
以沙坪坝为例,近年来,沙坪坝从实际出发,坚持优势优先、特色发展,大力推动教育、医疗、治理“3个全覆盖”,努力在全市打造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中体现大区担当。“未来,沙坪坝将以提升城市能级为牵引,高水平推动繁华都市与和美乡村融合互促,全力促进共同富裕,努力在全市打造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中作出更大贡献。”祁美文表示。
以“小县大城”试点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近年来,我们聚焦‘城市缺位、农村缺人’这两大痛点,以‘小县大城’试点为牵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迈出了新步伐,丰都先后入列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国家级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试点县,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专题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丰都县委书记张国忠介绍丰都相关情况。
在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全面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丰都以深化“小县大城”试点为牵引,推动城市功能再完善、环境再优化、品质再提升,抓好园区、景区、郊区、城区“四区”带动,推动城乡教育、医疗、养老、就业“四同等”,确保进城市民土地、房屋、林地、权利“四不变”,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断提升县城辐射带动能力。
未来,丰都将坚持产量产能、生产生态、增产增收一起抓,把“人、地、钱”等要素更多配置到乡村振兴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健全新农人扶持政策同带动农户增收挂钩机制,力争培育新农人1万名以上,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和乡村持续发展能力,不断为山区库区乡村振兴探索丰都经验。
乡村振兴必须坚持“城乡互补、双向奔赴”
“报告明确提出要‘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这与我们基层工作的方向高度契合,让我深受鼓舞。”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街道天山堡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冉慧在专题会上说。
报告中强调,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冉慧介绍,近年来,天山堡村大力推动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向城市对标,完善农村道路、供水、供电、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让乡亲们在“家门口”享受城市级服务。村里还积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强农村垃圾和污水处理,打造“出门不湿鞋、花香满院坝”的宜居环境。
“作为基层代表,我深切感受到,乡村振兴必须坚持‘城乡互补、双向奔赴’。未来,我将坚持干字当头,结合村情实际,制定落实更加具体、可行的措施,继续塑造特色产业优势、深化基层治理创新、推动公共服务优质共享,为乡亲们创造更好的生产生活条件,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更多力量。”冉慧说。
来源:华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