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渝台视窗 > 重庆资讯

委员通道侧记 | 一滴水 折射一片浪潮

发布时间:2025-03-07 15:18:53

“我们都是时代浪潮中的一滴水,既被浪潮推动,也折射着浪潮的光芒。”

3月7日上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上,住渝全国政协委员、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张兴海的发言,为这句话写下了生动的注脚。

通道的一端,张兴海身着深色西装,目光坚定地望向前方。不知道记者们会提出什么问题,但他早已准备了一肚子“心里话”要说——关于民营经济、关于新能源汽车……

“不久前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引发全社会热议,提振市场信心,您作为民营企业的一名老兵,对此您有何感受和体会?”委员通道上,记者向张兴海提问。

“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信心倍增!”张兴海脱口而出。是的,紧跟时代乘风破浪,张兴海对于民营企业春潮涌动的发展深有体会。 

张兴海的人生有“三次创业”——从20世纪80年代的一个简陋弹簧厂起步,到如今引领新能源汽车潮流的赛力斯集团,像是一部跌宕起伏的商业传奇。2016年,他第三次创业时,将目光投向了新能源汽车领域,通过走高技术、新品牌的路线,实现“弯道超车”。

提及中国新能源汽车成绩如何?他如数家珍: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突破了1300万辆,这个数字是全球的70%,也是连续十年全球排名第一。

“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啊!”说至动情处,张兴海不由得提高音调。“这离不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支持和市场化的资本参与,离不开广大用户对国产品牌、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和喜爱,离不开汽车全产业链企业孜孜不倦的追求。”

三句“离不开”,是对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背后多元支撑力量的深情礼赞,是对时代浪潮中各方携手奋进铸就辉煌的生动注脚 ,更是对未来新能源汽车企业持续突破、攀登高峰的有力鞭策 。

“我们探索整车企业与ICT(信息通信技术)企业的跨界业务合作。”张兴海在发言中特别强调智能网联技术的重要性。赛力斯成功的背后,正是得益于重庆在智能网联技术领域的持续投入和创新突破。

从整车制造到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重庆已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生态链。在两江新区的智能工厂里,机械臂灵活挥舞,无人驾驶测试车辆在封闭场地内穿梭自如;西部(重庆)科学城的研发中心内,工程师们正在为下一代智能驾驶系统进行技术攻关……

对重庆来说,汽车产业同样经历了三次重要的转型:从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车,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从单一制造向全产业链发展。转型初期,重庆也曾经历市场洗礼,遭遇“水土不服”。然而,凭借雄厚的工业基础与健全的产业链,短短几年时间,重庆重返“中国汽车第一城”。

当前,重庆正建设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打造万亿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已聚集整车企业19家、具备年产近400万辆汽车的生产能力;拥有规模以上零部件企业1200家,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动力。

每个人都是时代的注脚,但也可以成为它的篇章。

“新能源汽车产业要继续创新,包括技术创新、产业创新,要行稳致远、稳中求进,走向国际化,努力为汽车强国梦贡献我们的力量。”通道上,张兴海短短的三分钟发言,很快便结束;通道外,重庆继续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为笔,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第1眼TV-华龙网特派记者 陈美西 曹妤/文 李文科 

来源:华龙网

主办单位:重庆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