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徐德波 通讯员 苏黎明 报道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航空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期,航空煤油(以下简称“航煤”)作为航空业的核心能源需求,其供应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大局。然而,大型民营炼化企业在生产航煤产品方面,遇到了政策支持不足、市场准入门槛过高等瓶颈问题,制约了生产潜力和市场竞争力。”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山东东明石化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李湘平代表建议,支持大型民营炼化企业生产航煤产品,以确保其供应的稳定性。
“2024年中国民航客运量达7.2亿人次,航煤年消费量突破4500万吨,年均增速超5%。”李湘平表示,目前国内航煤部分依赖进口,大型民营炼化企业(如恒力石化、荣盛石化、东明石化)虽在低硫航煤生产领域取得突破,但产能释放不足,且面临政策等多重制约。
因此,李湘平建议降低航煤市场准入门槛,对航煤生产资质认证实行“预审+承诺制”,提高市场准入效率。同时,允许民营企业参与航煤国家标准修订,推动航煤标准与国际接轨,提升我国航煤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李湘平还建议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加强技术攻关支持。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增设“特种油品关键技术攻关”专项,优先支持航煤加氢精制等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对突破“卡脖子”技术的企业,给予3年企业所得税减免,并优先纳入《重点领域国产替代产品名录》,以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根据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的通知,航天煤油参照航空煤油暂缓征收消费税。建议支持民营炼化企业享受同等政策待遇,以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附加值。
另外,需要完善配套措施与服务。加强监管与服务,建立以航煤为主要产品的“特种油品发展领导小组”,统筹技术研发、市场准入、环保监管等政策制定和执行工作,解决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堵点和难点问题。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在长三角、粤港澳、中原城市群等区域建设“特种油品生态圈”,鼓励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原料-生产-应用”产业联盟,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协同发展。
来源:大众网
主办单位:山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