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园里迎来“智慧帮手” 川渝柑橘机械化生产技术示范现场会在合川举行
第1眼TV-华龙网讯(首席记者 冯珊)柑橘园里,一台果园无人对靶施药机正徐徐向前,左右“双臂”灵活伸缩,自动对准果树,实现精准施药。另一边,电动无人驾驶多功能作业车也展示着“绝活”,它身形“娇小”,行动自如,尾部圆盘均匀地喷洒水雾。
“这台农机可人机分离作业,越野能力强,还可通过尾部快换装置,实现多种机具快速切换,一机多能,可以完成打药、除草、播种等作业。”3月13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业科技创新联盟2025年川渝柑橘机械化生产技术示范现场会在重庆市合川区举行,活动现场,工作人员正在为参会人员介绍作业的农机设备。
此次活动由重庆市农业科学院主办,重庆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四川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合川区乡村振兴中心协办,旨在推动川渝柑橘产业机械化发展,提升果园生产效率,助力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
活动现场,各种先进农机具吸引了众多参会人员的目光。果园无人对靶施药机、果园专用拖拉机、有机肥变量开沟施肥机、农用无人机、巡检机器人等十余种机型纷纷亮相,展示了川渝地区在农业机械化领域的最新成果。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农机所智能农机装备创新团队首席、高级工程师冯伟介绍,这些机具均由川渝科研单位在前期调研、考察和筛选的基础上研制、引进与改制而来,用于植保、管理、采收和运输等环节,能够满足川渝柑橘种植条件与栽植模式,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其中,山地果园智能巡检机器人可实现遥控或自动导航,实时检测果树生长状态和病虫害情况,常见病虫害识别准确率达85%以上;无人对靶施药机则通过超声波传感器实时探测距离,自动调节喷杆与果树冠层表面的距离,确保施药效果最佳。该技术已被农业农村部推介为2023年数字农业农村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优秀项目,获2023年全国智慧农业建设优秀案例,并入选重庆市2025年农业主推技术。
川渝地区是我国柑橘的主产地之一,提升果园机械化应用能力对于推动当地农业现代化意义重大。目前,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自研的有机肥变量开沟施肥机、无人对靶施药机、智能巡检机器人等产品已在重庆各柑橘主产区进行了应用示范,效果显著。
参与此次示范会活动,除了重庆市农科院、市农机推广总站、四川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以外,还有来自川渝两地的农机推广机构相关负责人和种植业主,合川区钱塘镇重庆喜洋春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龙开洋,就是其中的种植业主代表。
龙开洋告诉记者,自己经营的柑橘园占地四百多亩,主要种植大雅柑品种,目前年产量达七八十万斤。最近正值柑橘全部“下树”时节。“目前我的果园已经实现全过程机械化,使用了秸秆还田机、旋耕机、无人机、拖拉机等,生产效率提高了很多,一年下来,光人工成本就要节约8到10倍。”
示范会上,重庆市农科院科研人员详细介绍了果园全程机械化关键技术,并对参会人员进行了川渝果园适用装备培训,提升了果园种植业主对机械化生产技术的认识。同时,通过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培训,让更多种植业主和农机推广人员了解国家补贴政策,降低农机购置成本,推动川渝果园机械化水平提升。
“下一步,团队将根据此次活动交流成果,形成川渝柑橘果园机械化生产技术需求清单,依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平台,汇聚行业专家力量开展协同攻关,构建‘技术支撑单位+市县两级推广机构+服务对象’的技术推广服务机制模式,以示范基地为中心,向周围展开示范带动。”冯伟表示,团队还将对机械化生产果园的果品品质数据检测、果树生长监测、土壤成分数据追溯等建立长期监测模型,对生产综合效益跟踪评估,寻找技术亮点和待改进之处,及时迭代升级,为川渝乃至全国果园机械化生产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来源:华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