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崔治
“这是我们通过采集各种数据制作的西鞍山铁矿数字孪生系统。你看这8条是平均深度700米的竖井,这条是6400米的辅助斜坡道。绿色代表建完的,黄色代表准备施工的。”3月24日,鞍钢基石矿业有限公司电气自动化主任工程师樊文亮看着智慧管理平台屏幕向记者介绍。
走进控制室,大屏幕上十多个施工点位的画面整齐排列,实时更新,施工进度一览无余。“以前我们监管人员每到一处现场,上下井平均需要一个半小时。现在通过平台实时监控后,可以随时查看10个施工现场作业情况,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公司安全环保室安全检查工董洋告诉记者。
据介绍,智慧管理平台是2024年年底建成的,通过深度挖掘工程多元数据,构建进度预警、资源调配、安全风险预测等分析模型,实时掌握项目全局动态,快速识别并预判施工瓶颈,提前协调设备与人力。“平台应用后施工协同效率提升了,工程进度偏差降低了。”工程管理室区域工程师岳贵琳表示,平台改变了井下高危作业环境,让作业变得安全高效。
“你看这些标红的设备,代表着检修日期快到了,这样我们工作就没有遗漏了。”设备管理室主任宋承伟用鼠标点开了平台的“设备管理”模块,管理人员能够实时掌握项目全局动态,快速识别异常情况并精准决策。通过数据分析预判施工瓶颈,提前协调设备与人力;通过环境监测数据联动应急系统,实现安全环保风险“早发现、早处置”。
“现在平台存储的数据都是宝贝,是我们未来建设智能矿山的根基。”樊文亮对未来充满信心。平台对工程设计、图纸、三维模型、施工日志等数据进行结构化存储,形成数字资产库。这些数据不仅服务于当前工程管理,更为未来矿山生产运营的智能化升级提供核心支撑,实现“建营一体化”无缝衔接。
西鞍山智慧管理平台的应用,标志着鞍钢集团在矿山工程数字化转型领域迈出关键一步。鞍钢基石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郭志东表示:“该平台不仅解决了传统矿山建设中的管理痛点,更将设计、施工与未来生产的数据链条打通,为构建‘资源开采智能化、生产运营绿色化’的现代矿山注入了数字化基因。”
2022年年底开工建设的西鞍山铁矿项目,总投资达229亿元,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在建单体地下铁矿山。目前,项目斜坡道已完成4公里掘进,各竖井陆续落底,平巷掘砌全面开展,向预定投产目标全速前进。
来源:辽宁日报
辽宁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