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江苏新闻

“我可以跑了!” 先心病术后小勇士公益跑燃动全城

发布时间:2025-03-31 19:21:27

“终于可以自在地跑了!”3月30日,由江苏省妇女儿童基金会与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联合举办的“童心佑未来”家庭联赛在南京玄武湖鸣枪开跑。十余组先心病术后患者参与其中,完成3公里、8公里组别公益跑活动。

据南医大二附院党办主任张国强介绍,“心佑工程”是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中心于2014年组织发起、专门救助困难家庭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健康帮扶项目,十余年来他们累计筛查15万余人,救助2200多名患儿,培训基层医务人员万余名。“组织这个公益跑活动,希望让更多爱心人士参与到公益救助项目中来,也希望通过心脏病术后患者带头跑,提醒更多患者术后只要经过医生科学的指导,是可以正常生活和运动的。”

“我2014年做了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2019年又做了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手术,但从没把自己当病人,一直保持运动习惯。”童先生(化名)虽然经历过两次大手术,但日常生活里一直通过运动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他坚持每天慢跑6公里,偶尔爬山,“锻炼才有健康,在适度的前提下,多运动完全没问题。”

在这群“跑者”里,刚术后3个月的石头(化名)格外特别。石头爸爸告诉记者,孩子一周岁时就确诊了先心病,但由于家里实在无力支付手术费用,一直拖到孩子二年级。小石头由于担心同学知道自己的病,还特意把病历上“先心病”的字样全部涂黑。直到“心佑工程”筛查团队的到来,给了孩子生的希望。经过救治,现在石头不仅面色红润,胃口也好起来了。“南医大二附院真的救了孩子的命。”

“很多人在心脏术后待在家里什么都不敢做,实际上这是一个误区。”南医大二附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钱琦说,在医生的评估下,患者可以拿到“运动处方”,通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后,能恢复到和正常人一样的水平。钱琦提醒,心脏病患者的康复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既包括术前“预康复期”,有助于更安全地完成手术,也包括术后“一期康复”减少并发症;“二期康复”指的是出院后3—12个月,这个阶段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科学合理运动,改善心肺功能;“三期康复”则是术后一年,此时患者可以正常工作生活,运动强度恢复如常。“尤其在‘心佑工程’里救助了很多小朋友,他们如果不参与体育运动,生长发育、心肺功能都可能低于正常儿童水平,所以更要鼓励孩子们多多活动。”钱琦提醒,如果运动中出现胸闷、气短、心慌,可以减少运动量,如果还是不能缓解,要及时就医。

活动同步设置义诊区域,多位心血管专家为活动保驾护航。南医大二附院心外科执行主任、副主任医师刘巍科普道,若日常无剧烈运动却呼吸费力、平躺时症状加重,可能是心脏功能出现异常,需尽快就医;经常头晕、起身眼前发黑且伴有乏力,排除其他因素后,应警惕心脏泵血问题;肩背莫名疼痛并伴有胸闷胸痛,可能是心脏牵涉痛,要及时检查心脏;突发刀割或撕裂般的胸痛,很可能是主动脉夹层,必须立刻呼叫急救;孩子心脏听诊有明显杂音,可能是先天性心脏病,需要进一步检查。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蒋明睿/文

来源:新华报业网 

江苏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