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豫台视窗 > 河南要闻

豫商新模样:回归初心与纵横四海

发布时间:2025-04-01 09:42:20

河南要闻25.04.015728

  豫商回归、豫企回头、豫财回乡……3月29日至31日,美丽的郑东新区如意湖畔,天下河南商人相约回到故乡,2025全球豫商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

  从中国第一位商人王亥,到北宋汴京“八荒争凑,万国咸通”,再到如今浩浩荡荡的创业大军,一代代豫商在中原大地谱写了行商天下的辉煌历史。

  豫商,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群体,正成为河南高质量发展的宝贵资源和财富。

  当牧原集团董事长秦英林出现在最高规格的民营经济座谈会、当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变成全民追捧的偶像、当泡泡玛特董事长兼CEO王宁成为2024福布斯中国最佳CEO榜单上最年轻的面孔,豫商有了新形象、新标识。

  “水大鱼大”,今天的河南,正在奋力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循环枢纽、打造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支点。

  新时代豫商,传承好“诚信为本、义利并举”的千年商道,驾驭“敢为人先、创新求变”的时代精神,必将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的广阔舞台中迎来更加出彩的未来。

  1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谈豫商,不能不谈中原大地源远流长、璀璨夺目的商业文明。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豫商文化馆序厅内放置了一尊华商始祖王亥的雕像,他在商丘开创了经商的先河,被世人称为“华商始祖”,也是最早的豫商。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儒商,是孔子的河南学生子贡;第一个以“奇货可居”出名的商人,是今河南禹州人吕不韦;第一个爱国商人,是今河南新郑人弦高……豫商文化馆展示了从西周到南北朝时期涌现的豫商先贤。

  那些智慧的老祖宗不仅进行着商业实践,还总结归纳出一系列商业思想。如商丘人计然,提出“积贮之理”;洛阳人白圭,提出“人弃我取,人取我与”;南阳人范蠡,提出“平粜齐物,贱入贵出”;洛阳人桑弘羊,提出“农商交易,以利本末”……

  及至大宋南迁,万千巨贾的身影从清明上河园的浩瀚长卷中消失,随着中原的经济中心地位衰落,明清中国十大商帮当中,不再有河南商帮的一席之地。

  商帮无名,但河南商人并没有消失。

  近代,河南商人群体中出现了一个以经营粮食、棉花贸易为特色的康氏家族,也就是民间俗称的“康百万”,是以清代河南巩义康应魁为代表的康氏家族的总称,也是近代河南最大的商人团体。

  在如今巩义市康百万庄园主宅区首院过厅,一块用黄杨木雕刻而成的“留余”牌匾分外醒目,“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留余”成为康家长盛不衰的财富密码之一。

  后来的研究者认为,“康百万”家族的“留余”理念体现了他们的商业智慧,突破了传统所谓“富不过三代”的怪圈,其商业兴旺达400余年。这也是豫商哲学的精髓,体现了一种中庸之道,知足常乐、适可而止方能长久。

  直至今天,“诚信经营”“博施济众”“义利天下”仍是优秀河南商人坚守的厚重传统,也是豫商的文化传承基因和价值引领。

  2

  改革开放后,新商帮逐渐兴起,以浙商、粤商、徽商、晋商、闽商等为主的区域性商业群体再次赓续中国商业文明,大潮之下,久违的商业思潮唤醒河南人骨子里的经商血脉。

  从领跑民营经济发展的巩义回郭镇、到拉开我国现代商战帷幕的中原商战,广大豫商紧跟时代步伐,成长为有影响力的企业家群体。

  新中国第一代职业经理人、亚细亚创办人王遂舟,丹尼斯的缔造者王任生等这一辈商人开始闻名。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一批在现代河南企业史上留下名字的豫商集体出道。双汇、三全、华兰生物、瑞贝卡、好想你、建业等。

  1984年,万隆当选漯河肉联厂厂长;1990年,郑有全创办瑞贝卡;1992年,陈泽民创办三全食品厂;石聚彬创办好想你的前身新郑县奥星食品厂。稍晚几年,思念集团、白象集团、金星啤酒集团,日后这些中国食品产业的“豫之花”都开始起步。

  这一时期,豫商完成从“行商坐贾”到现代企业家的身份转变。陈泽民将汤圆做成百亿产业,展现豫商将传统饮食文化转化为现代产业的智慧。万隆带领双汇演绎了从中国内陆城市的一个小小肉联厂蜕变为全球最大猪肉跨国公司的传奇,开创了中国肉类新品牌。石聚彬成功将红枣这一农副产品培育出一个产业,引领了品类创新和行业发展。

  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即将迎来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又一批河南商人敏锐地觉察大势,或辞职下海,或创办实业,在中国制造变身世界工厂的舞台上大显身手,不少人如今已成为各自行业的佼佼者。

  1997年,明泰铝业成立于巩义市,日后成为全国最大的民营铝板带箔加工上市企业之一;1998年,龙佰集团成立于焦作市,如今已成为全球规模领先的钛白粉生产商;1998年,汉威科技成立于郑州,日后成为国内领先的气体传感器龙头企业;1999年,多氟多成立于焦作,如今成为全球氟材料的领军者。

  这一时期的河南企业家立足本土资源,但突破传统路径依赖;务实稳健又兼具冒险精神,呈现了很明显的“中原特质”:

  “土”而不守旧:扎根传统行业,但用技术创新打破天花板;

  “慢”而能致远:不盲目追逐风口,专注长周期赛道;

  “硬”且敢碰硬:敢于在材料、电子等“硬科技”领域与行业巨头竞争。

  这些特质与同时代的浙商(灵活)、粤商(开放)形成对比,凸显了内陆企业家在资源约束下的独特生存哲学——“无问西东,但做深功”,始终保持着“义利并举”的价值坚守。

  这一时期,豫商作为整体也逐渐觉醒,并在2006年前后以豫商联合会成立和豫商大会的召开为标志,开始了新时期的“复兴之路”。在“政府搭台,经济唱戏”的作用力下,发展“河南人经济”成为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显著的一股潮流。

  3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原崛起加快,一大批河南企业家“立足河南、眼观世界”,将目光移向更广阔的舞台。

  在外出河南创业的豫商当中,安井食品董事长刘鸣鸣、“中国期货第一人”田源、海马集团董事长景柱、隆基绿能总裁李振国、明阳能源董事长张传卫、鹏辉能源董事长夏信德、鼎泰高科董事长王馨等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河南经济大省的广阔腹地,更是让豫商群体的复兴有了强有力的后盾,豫商不再满足于简单地做大,而是在行业内做标杆、树榜样,走前人未走之路。

  牧原集团创始人秦英林从22头猪起步到全球最大养猪企业,他首创的“楼房养猪”模式,打破传统农业想象边界,体现豫商立足根本、科技突围的特质。

  汤玉祥带领宇通集团从客车制造转型到全球出行解决方案提供商,其“以技术重塑交通”的实践,重新定义了中国制造的竞争力边界。

  仲景宛西孙耀志践行“药材好,药才好”的产业哲学,将张仲景文化转化为现代健康IP,证明中医药产业可兼具文化厚度与市场活力。

  消费时代来临,豫商新生代深刻洞察产品与服务升级趋势,他们以新鲜、大胆的认知和实践,满足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胖东来、蜜雪冰城、泡泡玛特这三家豫商创办的企业更是被喻为中国消费产业的“三头象”。

  于东来(胖东来)通过“自由·爱”的企业哲学让商业回归初心,以人文关怀重构商业伦理,证明商业成功与精神价值可共生共荣。

  王宁的泡泡玛特将潮玩IP打造成年轻人的情感载体,展现豫商把握新消费脉搏的能力,更体现了文化的形态创新,文明的交流互鉴。

  张红超带领蜜雪冰城从街边小店到万店连锁,其“高质平价”的商业模式,体现豫商扎根大众、供应链制胜的智慧。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你很难准确概括这些当代豫商的特质,我在DeepSeek上输入了陈泽民、秦英林、于东来、汤玉祥等一长串河南企业家的名字后,这款人工智能软件给他们概括了“三原色精神”:

  守正创新的底色:如牧原的农业根基+科技翅膀;

  利他共生的暖色:如胖东来“员工幸福学”的实践;

  全球竞合的亮色:如宇通在新能源客车领域的国际话语权;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生代河南籍企业家,把创业的方向和重点聚焦于新科技、新领域。

  在2025全球豫商的嘉宾阵容中,我们看到了新质豫商的身影。

  在线教育行业的元老、高途集团董事长陈向东,中国AI营销领域的领军人物、微播易创始人徐扬,给河南带来首个大模型的APUS董事长李涛,软件外包巨头、慧博云通创始人余浩等,他们正用人工智能书写着新时代的商业答卷。

  在更广的视野内,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高瓴资本的掌舵者张磊等知名企业家也都是从河南小城走向世界。

  “行万里不忘来时路”,2025年全球豫商大会开幕式上,一批功成名就的豫商在发言中说得最多的就是心系家乡、回报家乡。

  “作为豫商,我一直都有奉献家乡、造福家乡、服务家乡的情怀,这是初心,也是使命,更是责任。”绝不辜负家乡人民的殷切期盼。

  “企业的成功离不开家乡的支持,我们感恩家乡给我们的机遇和平台,也愿意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八旬老创客陈泽民将河南视为一生的故乡。

  从商圣范蠡到当代豫商,变的是商业形态,不变的是“商以载道”的初心。今日之河南,站在了全新的发展起点上,拥有巨大的市场规模优势、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坚实的产业基础支撑、良好的经营便利环境,期望大好、机遇大好、前景大好。

  大省挑大梁,豫商勇争先。新时代豫商,既深植中原文化沃土,又有拥抱时代变革的张力,当以“顶天立地的担当”“铺天盖地的活力”,书写好“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的商业注脚,让中原出彩的故事既有精神高度,更有经济厚度。(河南日报记者 陈辉)

  河南省台办供稿

河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