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骆志平
捞刀河刀剪已成为“非遗”技艺,零星的铁锤敲打声“哐当哐当”,从老街老巷的深处传过来,带着一种老旧的牵念,落在捞刀河泛漾的月光中。
一个名叫肖超的“90后”,满身精悍,戴着一副眼镜,守护着炉火高扬的老铁铺,抡锤打铁,挥汗如雨,让过往的行人,驻足凝神,仿佛捡回了一段老旧的岁月。
小伙子略显斯文,眼神中写满了倔强和憧憬。或许,铁锤挥动的心思,不在刀剪中。其十九入行,在炉膛前敲敲打打已有十一年,打出的刀剪,少说都有近万件。
一个年轻小伙子,守着长沙“非遗”中最耗蛮力的老字号,孤军奋战,无怨无悔,这里面蕴含的辛酸,捞刀河的月亮最清楚。六七十年代,捞刀河刀剪,曾经做得很热闹。与杭州张小泉、北京王麻子刀剪三分天下,十分抢手。并且,三者之中,捞刀河刀剪,年岁最高,古法技艺,独树一帜。
相传三国时,关公战长沙,不慎将青龙偃月刀掉入河中,其手下周仓奉命下河捞刀,捞刀河地名由此而来。捞起的大刀,已在河中浸泡数日,刀身不锈,愈显锋锐,众人诧异,不得其解。
到了明代,附近的铁匠无意中发现,此河中含有淬铁不锈的泥土,遂提着炉膛火种,来到了捞刀河岸,筑屋为铺,打出了第一锤。那时,捞刀河的月光,还落在古城长沙的郊外,地广人稀,蛙声连片,老铁铺里,除了制作日常的刀剪,还承担着打造城防兵器的重任。
解放后,公私合营,成立捞刀河刀剪社,直至2004年关闭,兴盛了五十年,人多时,工人超过700人。不知为什么,这么大的一个工厂,突然关停了,并且没有一个有钱人,跑过来瞧一瞧。而张小泉、王麻子两个老字号,乘势做成了大品牌。
小时候,家中有过一把捞刀河菜刀。全家人都视之为珍宝,时不时拿出来磨一磨。碰到硬一点的骨头,还不敢轻易就下刀,生怕一不小心卷了锋、钝了口。
现在,日子过好了,不少人家,备上了整套厨艺刀,刀锋立在木套中,切什么菜取什么刀,不再担心刀锋会崩口。不过,用的不一定是捞刀河刀剪,其已成为“非遗”产品,量不大,销售也不广。
在长沙老街巷,看得见的老铁铺,越来越少,挥得动锤子的老铁匠大多都走了。还好,后辈中出了个肖超,拾起铁铺里遗弃的铁锤,哐当哐当,敲醒了捞刀河岸的明月,让捞刀河畔的记忆里,留下了一个火花四溅的身影。
肖超今年三十岁,其父经营刀剪铺,和刀剪匠人交往密切。2014年,他十九岁,找不到活儿,在父亲催促下,拜老铁匠彭泽林为师,彭外号“彭一刀”,长沙最有名的铁匠。在其授艺下,肖超很快出了师,并且承其衣钵,成为了捞刀河刀剪技艺第三代传人。说起捞刀河刀剪,肖超颇有感慨。他说:“捞刀河刀剪第三代‘非遗’传承人,仅剩我一人,独苗一棵,若无人延学,又将面临技艺失传的可能。”
小伙子很阳光,眉宇中挤满了笑容,聊得开心时,其伸出了手掌,露出了失手时留下的伤疤,还有铁渣摩擦的印痕。我摸了摸他的手掌,开心地逗着他:“你不仅是刀剪技艺传承人,还是长沙铁砂掌第三代掌门人呢!”
呵呵,调侃时,其实,我心中已涌动着泪花,十九岁抡锤学艺,敲敲打打十一年,这是长沙“非遗”中,最有蛮力的孩子,要是家底殷实,这种吃苦霸蛮的活儿,哪家的孩子会去干。
难怪他招不到徒弟,活儿苦,又挣不到多少钱,靠手工打出的刀剪,虽说有质感,有温暖,但怎么也比不过现代工艺的精细,要想卖个好价钱,真还不容易,在众多“非遗”产品中,捞刀河刀剪处境尴尬。
“非遗”技艺中,许多看似简单的手法,充盈着智慧。湘氏菜刀留有一句口头禅:“刀背一根葱,刀口鱼肚形。”我问肖超啥意思。他说:“这是湘氏菜刀特有的刀形,长沙人爱吃辣椒,弧线刀口方便切碾,手按刀背,反复晃碾,越碾越碎。还有,砧板用久后,中间有凹陷,弧线刀口,切起菜来不受影响。
古法源自生活,朴实中用。早些年,我专门去看过张谷英村的自然排水系统,巧妙回旋,建好了,就不会有淤堵。其实,这样的技艺,也应写成老单方,老百姓弄懂了,建起屋场来,省力省钱,效果还更好。
如今,捞刀河刀剪厂旧址已变成了城区,煅烧的炉膛早化作了尘泥。但制作刀剪的技艺,一锤接一锤,一代传一代,从长沙的麻石老巷,一直打到了桥驿老街的檐阶。
我问肖超:“去年挣了多少钱?”10来万吧,他说。手工活儿,劳神费力,挣不了多少钱,改做机械工艺吧,又有点放不下。毕竟,第三代传承人仅剩他一人,如果不干了,这门手艺真有可能会断根。
小伙子了不起,小人物,大匠心,凭借一份坚守和执着,将自己锻造成了捞刀河畔的风景。晒一晒这样的烈火金刚,无须去美图,汗衫贴肉,脸膛黑汗黝黝,谁见了,都会觉得亲切。
问起捞刀河刀剪技艺,肖超如叙家常:选料切割铁坯、钢坯,煅烧软化后融合塑性,锤打成形、强韧,裁剪定型,打磨抛光,淬火处理。不同用途的刀具,采用不同淬火法,切菜刀用的是冷水淬法,其特点是刀锋锐利,硬度较高。砍骨刀用的是油淬法,快速冷却,增加刀刃韧性。兵器用的是泥淬法,硬度韧劲都很好。最后回火,均匀金属颗粒,敲打成样。
这样做出的刀剪强硬不易断裂,锋利又耐用。铁艺完成后,打磨安装木质把手,以手感舒适,握力通畅为准,最后涂抹木蜡油,美化护理。
这些年,肖超建起了工作室,做起了直播带货,满墙刀剪锅瓢勺,格外醒目,视频中的肖超,帅气得不得了,手工技艺,朴拙中火星四溅。视频刚一流出,就圈了不少“粉”。有好奇者专门跑到他的店铺内,跟着学起了挥锤。
肖超匠心不输前辈,研制开发出了不少新刀型,也在技艺上作了不少的改良。他说:“想激活手中的‘非遗’技艺,就得寻找新突破,将其转化为一门既古老、又时尚的手艺。”看来,他看到了流量带来的商机,也懂得了什么叫作新文旅。
我问他:“为什么跑到桥驿集镇上来开店呀,城里不好么?”他说:“铁匠这活儿,脏兮兮,火星四溅,又哐当哐当,在城里,没有地方能立足,前几年,文和友邀他去开家展示铺,就没有能搞成。没办法,只好挑着担子,来到了这里。”
我跟肖超说:“打一把青龙偃月刀吧,竖在捞刀河边,落上自己的名字,这是对捞刀河刀剪最好的惦记,关公乃武财神,神威一显,说不定真还能给你带来一点好财运,保佑你挣到更多的银两,娶上一个漂亮的妹子。”
另外,我也想喊喊话,有钱的老板不妨试一试,这么牛的一个老字号,难道就不能做点小投资?楚汉纹饰那么多,稍微结合一下,让捞刀河刀剪既有自己的手艺,又有自己的文化,小锤引路,大锤成器。一锤又一锤,或许真能将捞刀河刀剪,打回三分天下的时代。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