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赣台心桥 > 今日江西

在烈士长眠的地方他一守就是半辈子 南昌“梅师傅”的接力与传承

发布时间:2025-04-07 19:11:05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皮婉婷、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章娜、实习生彭云帆摄影报道:4月4日,南昌市烈士陵园内树木苍翠,环境肃穆庄严。在烈士墓区,学生、退役军人等纷纷前来,对长眠于此的烈士寄托哀思。

春秋更迭,这样的场景已在陵园守墓人梅立新眼前上演无数次。只不过,他早已从祭扫者变成了守墓者。

1958年,他的父亲梅朝茂进入南昌市烈士陵园工作,负责看守陵园和接待烈士家属。因父亲工作关系,梅立新从小在陵园长大,“除学校组织的祭扫外,每逢寒暑假都要来”。在耳濡目染下,1987年,梅立新接过父亲的“接力棒”,成为陵园守墓人。

“每年扫墓的人都不同,只有我始终如一,年年守在这里。”梅立新感慨道,守墓多年,自己早已对这片陵园产生了深厚感情。

对长眠于此的烈士及相关信息,梅立新铭记于心。无论是烈士墓的具体位置,还是最新安葬烈士的身份、牺牲原因等,他都能脱口而出。

长眠陵园的300余名烈士中,有不少尚未找到亲属。多年来,只要有空,梅立新便会查阅烈士资料,帮烈士寻亲。

在陵园工作的这些年,梅立新将烈士当作亲人,自己也成了烈属眼中亲切的“梅师傅”。

从21岁到59岁,自接过父亲的“接力棒”,梅立新已在陵园守护了38年。“我即将退休,希望后来人能接好下一棒。”站在英烈堂前,梅立新话语中满是不舍。

虽是守墓人,梅立新做的却远不止于此。“我们要‘走出去,请进来’。”梅立新表示,除帮烈士寻亲外,他还会与同事走进南昌的中小学、大学,组织开展共建活动,将红色基因传承融入思政课堂。截至目前,他已对接南昌40多所学校。

“缅怀革命先烈,继承革命传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勿忘国耻,吾辈自强!”……在烈士纪念碑旁,梅立新凝视着“给烈士写封信”“深情寄语敬英烈”等展板,告诉记者:“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希望孩子们永远铭记英烈。”

来源:大江网

江西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