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年后,承载报国之志的抗战时期“同学赠诗卡”纪念件回到母校
交汇点讯 “父亲高三的时候恰逢‘七七事变’,当年8月15日他目睹了日军针对南京的大轰炸,义愤填膺,于是在年底就考入空军士校学习飞行……”日前,驼峰飞行员、南京市金陵中学1937届校友陈维龄女儿陈安琪夫妇专程由穗至宁。这对从广州前来的夫妻,将航空英雄陈维龄留下的同学赠诗卡片高仿件和刊载后人追忆文章的《航空档案》杂志赠予父亲的母校。
1937年8月7日,陈维龄收到的赠诗卡
陈维龄,曾于1931至1937年就读于金陵中学。1938年2月,他考入中国空军士官学校一期驱逐科,是该校首届学员。1940年12月毕业后,陈维龄成为空军11驱逐大队任飞行员,多次执行对日空战任务,包括参加长沙会战和鄂西会战。1944年底,陈维龄开始驾驶运输机飞越驼峰航线转送战略物资。仅1944年末至1945年春的五个月内,陈维龄便驾驶不同型号飞机,在驼峰航线上执行了50多个来回100多架次的任务。
“2001年3月,父亲病危之际,将赠诗卡片亲手交给我们。父亲保留这张卡片直至人生终点,足见对它的珍惜。卡片上的‘庆廉’,经金陵中学老师张铭考证,是1935年从金中毕业的校友马庆廉。想必父亲当时已表露出投笔从戎航空报国的志向,马庆廉因此赠诗。”也因此,陈安琪说,收录于《航空档案》杂志、追忆父亲的文章标题就叫《金陵初心 蓝天报国》。
“少年立志出乡关,事不成名誓不还。埋骨无须桑梓地,人生到处是家园。愿维龄弟勉之,庆廉谨书。”1937年8月7日,彼时仍是南京市金陵中学学生的陈维龄,收到了来自校友马庆廉的赠诗卡片。88年后,这张卡片的高仿件来到金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特将赠诗卡片高仿件和连载回忆文章的《航空档案》杂志赠予金陵中学,既是纪念,也感恩学校。”陈安琪回想起父亲的过往,不无感慨:“这次了解到金中校训,‘诚、真、勤、仁’四个字,我的父亲和二伯都有很好传承,对我们也有一定的影响。”至于赠诗卡片的原件,这位驼峰航线飞行员的女儿表示,已捐献给广东省档案馆。
“陈维龄校友不畏牺牲,抗日救国的赤诚之心,令我们无比敬佩和动容。”捐赠仪式上,南京市金陵中学党委书记孙小红向陈维龄校友表达敬意,向陈安琪夫妇表达谢意。“这首赠诗表露出陈维龄校友在高中时代就有了从戎报国的志向,不仅是家族的珍贵记忆,更是金陵中学百年树人历程的鲜活见证。这份馈赠不仅为校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也将成为激励师生的精神坐标,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教育精神的生生不息。”孙小红说。
相关资料显示,金陵中学和北京汇文学校、天津南开中学,是国内参加空军抗战人数最多的三所学校。如今,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的一面墙上,就刻着五位金中抗日航空烈士的名字:陈镇和、彭仁忭、李鹏(翔)、周竹君、孟广信。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李睿哲
通讯员 顾健 马楠
来源:新华报业网
江苏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