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今日湖北

AI筑起基层安全网:东湖高新区构筑智能社区治理新范式

发布时间:2025-04-14 18:08:49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李岭)独居老人居所生物特征传感器检测到异常跌倒行为,社区智能治理平台马上出现预警信号,社区应急处置小组工作人员迅速行动,启动预案实施救援……

近日,在东湖高新区佛祖岭街道湖口社区,工作人员演示了该区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最新部署的人工智能社区智治系统。

作为拥有2799户居民的大型还建社区,湖口社区曾面临流动人口占比42%、老龄化率超过8%的双重治理挑战。安全隐患如高空抛物、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等问题尤为突出。在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框架下,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简称“北武院”)的专家团队为东湖高新区采用“全域感知-数据融合-智能决策”的技术路径,构建了包含三大核心模块的社区智治平台,推动基层治理模式的转型。

专家介绍,该平台通过部署324个多模态传感节点,形成覆盖建筑本体、公共空间、重点人群的三维监测网络。在电动自行车治理方面,平台集成电梯轿厢多模态行为识别算法,建立了“特征提取-模式匹配-智能阻截”的闭环处置机制。试运行期间,累计干预违规行为124起,同比下降33.6%。高空抛物监测系统采用轨迹追踪与物理仿真技术,实现抛物溯源准确率达91.7%,纠纷处置效率提升46%。

建筑安全模块创新应用低空无人机巡检技术,结合BIM建模与深度学习算法,可自动识别外墙空鼓、结构变形等隐患,累计发现风险点60处,为老旧小区改造建立了完善的风险库。环境监测网络集成多种物联传感设备,实现水质、燃气等指标的实时预警,已触发用水异常预警28次,燃气泄漏预警2次。

平台打通政务数据中台接口,构建包含1万余条特征数据的社区治理知识图谱。针对特殊群体的看护需求,开发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算法,通过水电能耗模式分析,建立独居老人异常状态预测模型,准确率达95%。部署毫米波生物特征感知设备27套,配合边缘计算终端,实现跌倒等紧急事件在30秒内响应。

基于城市信息模型(CIM),构建社区数字孪生体,集成多智能体动态模拟算法,可对火灾疏散、内涝演进等场景进行仿真推演。系统通过多物理场耦合模型,预先开展应急方案评估,辅助制定分级响应预案,减少财产损失。

据项目组披露,系统试运行三个月以来,社区风险事件环比下降53.6%,巡查人力成本降低71.4%。目前,该技术体系已在光谷黄龙山社区、杏园社区等3个点位深度应用,并逐渐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智能治理方案。

北武院副院长吕鹏表示,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人民群众生活,是基地建设的重要使命,项目组正深化社会实验方法论,重点研究智能技术应用中的伦理风险与制度适配问题。通过构建“技术验证-社会影响评估-政策调适”的迭代机制,未来将形成包含多模态风险预警、数据隐私保护等方面的治理经验和模式,为人工智能赋能基层治理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

来源: 荆楚网

主办单位:湖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