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赣台心桥 > 今日江西

江西推进省、市、县三级公立医院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 力争月底前实现检查结果互认

发布时间:2025-04-15 11:38:01

新法治报·赣法云讯 (王琨 记者方维芳) 4月14日,省委宣传部、省卫生健康委联合主办新闻发布会,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管理局等单位介绍近年来我省推进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与有关成效。

破解群众“看病难”问题

优质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是影响我省群众看病就医的突出问题。为此,围绕“大病不出省”,近年来我省加快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重点打造“7+4+N”的高水平公立医院体系,高标准建设7个国家和4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目前,我省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共开放床位5757张,累计平移新技术、新项目748项,填补省内空白301项。

围绕“一般病不出市县”,我省在新余、赣州、抚州等3个国家试点市布局9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覆盖161家医疗卫生机构,构建了城市网格化医疗服务新体系。同时,强化“三大中心”建设,2024年全省创伤急救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县域覆盖率均保持在95%左右,163个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设置了重症医学科,救治床位数达9732张、占医院实际床位比为7.36%,较2023年提高了近4个百分点。

围绕“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我省加快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全省81个县(市、区)组建医共体93个,98%达到紧密型建设标准。在全国首个建设“省级主建、市县主用”模式的全省紧密型医联体信息平台。2024年,全省县域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占比65.9%,参保人县域内就诊率82.8%,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全链条治理减轻患者负担

近年来,我省在全国省级层面率先出台加强公立医院床位管理文件,严控公立医院床位盲目扩张,2023年7家省直医院缩减编制床位1700张。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内实施医保基金打包付费、“分布式检查、集中式诊断”等措施,降低群众就医费用。

同时,深入实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集中整治,出台实施“两方案一清单”,制定医疗卫生机构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管理暂行办法,规范医药代表备案和学术推广活动,目前54家企业4290人有序完成备案。

开展大型医院巡查、医疗质量抽查、高额异常住院费用病例核查等专项行动,持续提升医院管理水平。2024年全省公立医院出院患者次均费用和次均药品费用分别同比下降6.23%、20.72%,门诊次均费用和次均药品费用分别同比下降2.88%、4.17%。

“预住院”检查费用纳入医保

不仅如此,为持续提升服务能力,今年1月,省卫生健康委会同省医保局、省药监局等部门,聚焦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联合启动实施“三医”协同十大便民惠民举措。

其中,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已实现全省市级以上公立医院互认共享,互认检验类项目8类44项、影像类项目3类290项,互认项目和人次居全国第五,力争今年4月底前实现省、市、县三级公立医院间互认共享。

针对检查检验结果无法当天获取,或获取后无法在当天复诊的患者,我省在二级及以上医院推行“一次挂号管三天”举措,患者三天内可凭检查报告到同一医院院区同一科室复诊,无需重复挂号。推行“预住院”,省市三级公立医院在床位紧张时,患者先办理预住院手续,提前完成术前检查检验,其间不收取床位费、诊疗费,术前检查按规定纳入医保结算。

此外,我省优化药事服务,推进县域医共体中心药房建设,落实药品统一目录、统一管理、统一配送,基层医疗机构药品种数平均增加264种。规范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为患者在线复诊、药品配送提供便利。

来源:大江网

江西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