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的陈永豪,曾是深圳知名设计院的一名建筑设计师。
一年前,他告别深圳的快节奏生活,回到家乡肇庆高要区禄步镇,用2亩闲置地建起一座庭院式民宿。约80天营业期、28间客房,总营收约15万元,旺季开房率达90%、淡季开房率也有40%……边远的乡村闲置地焕发出新效益。
透过个案,可以触摸肇庆文旅产业的发展脉搏。近年来,肇庆紧扣“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坚持以美学思维引领、以创意设计驱动、以特色文化赋能,积极盘活古村落、旧厂房、旧学校等资源,推进农文旅融合创新,实现民宿产业规范化、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
截至目前,肇庆全市已备案民宿113家,房间数1022间,床位数1527张,全省排名第六。
既是民宿主理人
也是乡村美学CEO
一年时间、超1000万元资金,陈永豪将心中的现代旅居理想“浇灌”成型——中央的灵活开合式舞台与庭院布局相辅相成,全自动雨棚天幕将建筑与庭院空间融为一体,全屋智能客控配套直追深圳优质酒店标准……2亩闲置土地重新利用并带来效益,给珠三角的乡村闲置土地重新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在城市拥有一个庭院是很奢侈的,但在禄步这个小镇上相对空间是很富足的。”陈永豪说,每次回乡走亲访友时,他留意到开渔节越办越热闹,老旧的骑楼街重新修葺了,新业态和年轻面孔逐渐增多,“回村建个民宿”的想法愈加坚定。
与文旅名镇相比,禄步镇的文旅资源并未充分挖掘。蜿蜒的西江将其一分为二,即便是本地人,也往往只熟悉北岸的禄步村,对南岸的镇南村知之甚少。加之镇南村对外交通极度依赖水路,使得镇南村的发展相对滞后,成为一个自然环境优美的“世外桃源”。
民宿投入运营后,陈永豪每天骑电动车,坐轮渡往返禄步村、镇南村,希望以民宿为起点,探索西江“黄金水道”更多游玩打卡点,为前来度假的客人提供更多新鲜体验。
“民宿出去就是盐埠码头,每30分钟便有一班渡轮前往镇南村。”陈永豪发现,镇南村沿江尽是天然竹林、菠萝园、柠檬园、佛手柑园以及山羊养殖区……十分适合规划自然环江骑行路线。
禄步镇政府授予了陈永豪乡村美学工坊CEO的新身份,与他一同谋划盘活镇南村的观光路线,提升两岸乡村旅游特色化、精品化、规范化水平,孵化培育镇域、县域经济发展新增长点。
以陈永豪的规划设计为蓝图,禄步镇政府下属国资公司投入资金,跟进对接“镇南环江骑行项目”的后续施工建设等工作,预计今年“五一”前,骑行路线的1.0版本将打造完成,其中包括骑行单车道、道路指示牌、采摘区以及喂养游玩区域等。
既要“美丽资源”
也要“美丽经济”
聚焦“百千万工程”部署要求,肇庆深入实施乡村美学价值共创行动,以典型镇村建设为引领,下足绣花功夫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其中,肇庆立足资源特色打造发展亮点,积极发展生态旅游、民宿经济、森林康养等业态,大力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以“美丽资源”激活“美丽经济”。
2023年7月,位于肇庆德庆县的西江蓝岸民宿正式开业,其爱琴海风情的外观设计和岭南文化的内部装饰,使其一开业便迅速走红,共接待了超过6500名游客,营收超120万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座乡村民宿的前身是荒废的原供销社旧厂房。通过重新利用,废弃之地转变为宝贵资源,不仅促进了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民宿内土特产的集中销售空间也助力当地农民增收,成为肇庆西江沿岸精品民宿的典范。
2024年8月,位于肇庆广宁县的麦客汇客民宿项目正式动工。广宁素有“竹子之乡”的美誉,为此县政府充分开发竹产业文化,联合省内知名民宿企业、汇业资产公司及蒙坑村经联社,三方计划注资2000万元,盘活乡村闲置资产并实施生态修复,打造乡宿小院、竹林帐篷营地及农产品展销区,推动古水河“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示范带建设,探索生态价值“生金”新路径。
当前,肇庆市正全面实施旅游振兴战略,深入推进《肇庆市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将乡村酒店(民宿)发展纳入“百千万工程”重点工作,将旅游业培育成为肇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支撑、建设美丽肇庆的重要载体,一些县域已探索出新路径,展现出新活力。
接下来,肇庆将持续推动“旅游+”赋能“百千万工程”发展行动,推进旅游与农业、文化、体育、商业、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培育旅游新业态,打造更多旅游消费场景,提升旅游城市氛围,带动县镇村经济发展。
南方日报记者 王焌鑫 吴帆 刘亮
来源:南方日报
广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邮箱:gdtb2020@163.com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