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时政要闻

十五运会场馆广州体育馆焕新:全场景智慧化、全龄段无障碍

发布时间:2025-04-22 15:23:22

4月21日,南方网、粤学习记者实地探访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及残特奥会场馆广州体育馆,了解场馆升级改造最新情况。据介绍,历经256天,广州体育馆全面焕新,以“全场景智慧化、全龄段无障碍”的全新姿态正式亮相。

据介绍,广州体育馆升级改造由广州建筑集团旗下恒盛集团负责。面对工期紧、技术要求高的挑战,项目团队创新采用“分阶段动态施工+数字孪生”模式,实现多工序无缝衔接。施工高峰期,150名建设者昼夜奋战,仅用256天便完成从施工许可到竣工联合验收的全流程,创造了大型体育场馆改造的“湾区样板”。

改造项目在保留原体育公园岭南骑楼步行空间的基础上,新增木棉花主题花坛,打造兼具地域特色与时代精神的全民运动空间。南广场以原有雕塑为中心,通过动态施工与数字孪生技术精准优化景观布局,实现美观性与功能性的统一。

从进场到落座,科技感无处不在。场馆入口的3D视觉闸机可在0.3秒内完成人证核验,AR导航系统将通过执委会官方平台实时推送最优路径至观众手机。部署在场馆的2000余个AI摄像头组成“天眼网络”,可提前15分钟预判人流聚集风险,自动触发应急疏导方案。据恒盛集团机电工程师黎健介绍,场馆的空调与照明实现了智能调节,节能效率提升35%,获评“绿色建筑一星级认证”。

作为残特奥会轮椅篮球主赛场,场馆将无障碍设计提升至“全链关怀”标准。据介绍,1号馆设有4个轮椅观赛区(50席),盲道与城市道路无缝衔接,坡道坡度严格控制在1:12以内。环形感应助听系统覆盖了90%观众席,荧光盲道夜间可视距离达8米。特别设计的“多模态交互终端”更支持语音、手势及手机APP三重操控,一键即可召唤手语翻译或无障碍导航。

焕新后的体育馆突破传统场馆的时空边界。通过可升降隔断系统,篮球场可在48小时内转换为万人演唱会场地。保留的标志性拱形穹顶化身为巨幕,运用数字光影技术演绎广府窗花等文化符号,打造“可阅读的建筑IP”。赛后,场馆还将上线“智慧健身舱”系统,市民可预约VR训练、AI体态评估等科技健身服务,让全民共享智慧场馆的长效价值‌。据介绍,广州体育馆将成为全民健身的活力中心、城市文化的展示窗口,见证体育精神与城市文明的共融共生。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何敏辉

来源:南方网

广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邮箱:gdtb2020@163.com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