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花”带火一座城——汉中以花为媒撬动“春日经济”
一色菜花十里黄,好风斜日送微香。
春风拂过汉中的山野,汉江两岸百万亩油菜花竞相绽放,金黄的花海与青山碧水、黛瓦白墙相映成趣。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奔赴这场“春日限定”。
今年是汉中第16年举办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最美油菜花海成为汉中文旅产业第一IP,更成为一座城既要生态“颜值”又要产业价值的生动实践。
花海引来人海
今年清明假期,汉中市凭借“花海奇旅”刷屏文旅热榜,入选同程旅行平台全国赏花目的地榜单。“汉家故里、油菜花海”之旅成功入选“花期乡遇”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4月8日,在汉中市南郑区新集镇岳岭村观花点,一众摄影爱好者架好相机,等待列车飞速驶过油菜花海时按下快门。
“今年是我们第3年来汉中拍油菜花海,这里的景色堪称一绝。高铁从远处驶入油菜花海,仿佛是‘开往春天的列车’。”来自西安的摄影爱好者陈亦博说。
春风里,来自全国各地的2500名跑者迎着茱萸花海,用脚步体验“静美佛坪”的美丽;镇巴县在黎坝镇推出全国春季“村晚”首演实景剧《风起巴山》;“走马观花”马术耐力赛在茶乡西乡县激情开赛……一项项精彩纷呈的文旅体活动,吸引了各地游客来汉中参赛、观赛、赏景,激发了乡村休闲游、田园山水游、茶园观光游、温泉康养游和农特产品市场活力,助力汉中市形成全域联动的“赏花经济”网络。
今年,汉中市不仅打造了15条精品观花旅游线路和32个精品观花点,还推出跟着民歌游汉中、花海马拉松、直升机飞“阅”花海、汉服嘉年华等56项系列活动,通过“赏花+文化”“赏花+体育”“赏花+潮玩”等模式,将单一的赏花场景升级为复合型文旅体验,掀起春季文旅消费热潮。
一季度,汉中市接待游客、旅游收入同比分别增长5.8%、11.2%。
良种成为招牌
“赏花经济”始于花。油菜花不仅是春日田野中的一道风景线,还是农业经济中的“金种子”。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汉中市是长江上游冬油菜的优势种植区域,油菜制种水平全国领先。长期以来,汉中市农业科技工作者在油菜制种上下苦功,取得了诸多突破性成果,登记(审定)24个汉油系列杂交油菜品种。其中,高产高油高抗油菜新品种“邡油777”位列2024年全国粮油生产主导品种(油菜)之首,被15个省市推广应用。
眼下正值油菜田间育种的关键时期。汉中市农业技术推广与培训中心油菜研究室主任谌国鹏带领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工作。
4月9日,在汉中市南郑区新集镇的油菜制种基地,汉中市富民种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周应军跟随农技专家到田间查看油菜生长情况。
“除了这一大片油菜花田,我们在南郑区新集镇、高台镇、两河镇、阳春镇、黎坪镇等5镇22村建成稳定的油菜制种基地1.2万亩,涉及农户6700余户,受益群众近3万人。”周应军说。
汉中市常年种植油菜面积110余万亩,具有双低、浓香特点的汉中菜籽油产品远销四川、湖北、重庆等地。
“目前,全市发展油菜制种企业14家,涉及30个镇,为国内30多家种业公司和科研院所代繁代制油菜新品种近百个。”谌国鹏介绍,油菜育种、制种已成为汉中市的“金字招牌”。
美景带动投资
以花为媒,汉中市坚持“文旅搭台、经济唱戏”,借助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契机,策划开展春季主题招商系列活动,掀起新一轮招商热潮,引进了一批高质量产业项目,为生态城市建设注入新动能。
3月21日,汉中市重点产业链图谱招商专题推介会成功举行。会上不仅发布了《汉中市资本助力招商引资工作实施方案》、汉中市重点产业链招商图谱,还集中签约项目70个、总投资87.51亿元。
当前,汉中市正以生态城市建设为战略引领,加快发展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聚力构建具有汉中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围绕“产业链”部署“资金链”。4月2日,汉中市资本助力高质量发展座谈会顺利举行,省内外130余家金融机构、企业代表参与座谈。汉中市与11家金融机构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全市产业与资本高效对接搭建了平台。
连日来,汉中市各县区纷纷“走出去”招项目、“请进来”谈合作。2025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春季文旅消费季汉台区系列活动现场,200余家企业代表齐聚一堂谋发展,签约项目15个、总投资16.45亿元;洋县赴上海开展“朱鹮之原·有机洋县”——走进上海合作交流活动,洋县企业现场对接客户290多户,达成合作意向163户,签订各类合作合同40余份……
从春天出发,遇到更美的春日。在“花海经济”的推动下,汉中市正加速释放“春日经济”潜能,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记者 段承甫)
来源:群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