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小事,却是我们最迫切的需求” 南昌北林社区一居民给本报来电 要夸一夸自家社区的“微改造”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皮婉婷、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章娜摄影报道:平整干净的水泥路面取代了坑洼土路,崭新的护栏既能守护安全又便民实用……近日,南昌读者欧阳飞拨打本报新闻热线(0791—86849110),表示想夸一夸他们社区的“微改造”。4月17日,本报全媒体记者走进欧阳飞所在的新建区长堎街道北林社区了解相关情况。欧阳飞主动当起“解说员”,向记者细数社区的新变化。他感慨地说,今年以来,这个拥有400多栋自建房的社区进行了一系列“微改造”,大伙切实感受到幸福感大为提升。
当天下着雨,记者走在北林社区的巷道间,注意到每栋楼都装上了醒目的红色门牌,路面干净整洁。“现在下雨天出门,再也不用担心踩一脚泥了。”欧阳飞笑着说。
在新建区,北林社区属于老旧社区,辖区房屋多建于20世纪80年代,居民以“一老一小”为主。过去,这里楼栋密集、间距狭窄、设施老化、路面坑洼等情况,给居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今年,社区不仅给每栋楼统一安装了门牌,还陆续加装了130多盏路灯、120米护栏,对180平方米路面进行了硬化,消除了安全隐患,社区面貌也焕然一新。
“这护栏设计得好,既能防止人摔倒,又方便晾晒衣物,一举两得。”66岁的熊女士点赞家门口的“幸福升级”。
“这些改造虽小,却都是我们最迫切的需求。”欧阳飞说,在社区173栋楼的陡坡处,新装的护栏有效避免了车辆会车时的安全隐患。更让他感动的是,改造是社区工作人员克服巷道狭窄、大型工程车辆无法进场等困难,靠人工一点一点完成的。
社区居委会墙上,一面写着“解居民所难急居民所急”字样的锦旗格外醒目。送锦旗的居民熊晓飞介绍,今年3月,他所住楼栋的下水道突然堵住了,社区次日就安排人员上门疏通,还主动将他家门口存在塌陷风险的路面进行了硬化改造,并清理整治了周边环境卫生。“其间,社区熊丹书记来了好几趟,现场盯进度,沟通改造细节,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熊晓飞说。
社区硬件提升的同时,“软件”服务也在升级。记者走访时,恰好社区工作人员正在为居民讲解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一旁有工人在忙着安装消防设备。“我们准备了600个灭火器,最近正在安装,确保每栋楼都配备消防设备。”北林社区党委书记、主任熊丹介绍,接下来,该社区还计划增设摄像头、开展消防培训等,继续从细节入手,托起居民的“微幸福”。
来源:大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