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关税政策严重冲击国际经贸格局之际,济南广大外贸企业“以变应变”、主动作为,外贸首季报更显韧性:一季度全省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5.9%,济南进出口总值增速达22.6%。以“稳”的定力与“进”的锐气,展现济南外贸企业向新而行的活力,这是济南以改革破局、以创新蓄势的“韧性基因”,更是制度创新、产业升级与开放协同的深度实践。
营商“软环境”激活市场“新动能”。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不仅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更通过精准服务释放市场活力,成为外贸逆势增长的“稳定器”。面对国际市场需求收缩的挑战,济南以刀刃向内的改革,打通外贸企业的“进出通道”。去年以来,海关部门将报关单位资质相关事项纳入“高效办成一件事”,企业备案实现“全程网办”,跨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实现4类22项企业资质备案事项“一站式”办理。精准服务解决难题,泉城海关推出企业疑难问题“闭环销号”服务机制,为临工重机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量身定制保税政策方案,帮助企业增强应对外贸风险的能力。今年以来,临工重机的高空作业机械系列产品的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达1.2亿元,同比增长19倍。数字赋能提升效率,依托“鲁通码”政策平台,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90%以上。
新质生产力构筑出口“新优势”。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济南正从“制造出口”向“智造出海”跨越,新质生产力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2024年前11个月,济南市出口机电产品908.1亿元,同比增长19.5%,占同期出口总值的64.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比增长38.5%;绿色船舶、风电装备等未来产业蓄势待发。技改投资夯实根基,2024年前11个月,济南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9.1%;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8.5%,推动钢铁、医药等传统产业向高附加值转型,钢材出口同比增长29.1%,医药材及药品出口同比增长10.2%。内外循环协同发力,通过“外贸优品中华行·云购齐鲁”电商促消费活动,近400家外贸企业与100余家电商供应链企业、电商赋能企业达成合作意向110余个。华熙生物打造“生物材料全链路转化平台”,创新营销模式,形成四轮驱动业务模式,实现转型升级。济南新旧动能转换的成果,在外贸领域加速转化为竞争力。
立体通道织就全球“新网络”。济南以“公铁空水”国际物流网络通达世界,重塑内陆城市的开放优势。近日,小清河海河联运船“鲁清101”轮运载首笔济南区域外贸出口减水剂到达山东港口渤海湾港潍坊港区后,经“潍坊-东南亚”集装箱航线顺利出海,标志着小清河海河联运首笔外贸业务顺利落地。中欧班列量质齐升,相继开通跨里海通道、中老国际班列,总线路达15条,联通23个国家48个城市。航空货运突破升级,开通济南-纽约-列日-济南“第五航权”货运航线,2024年前11个月济南机场出入境人员71.75万人次,增长248.8%,高时效商品全球通达能力显著提升。国际物流通道的持续拓宽,不仅降低了跨境成本,更将济南从地理内陆推向开放前沿,为“双循环”注入强劲动力。
济南外贸的韧性与活力,源于政策协同的精准发力、物流通道的高效畅通、产业生态的深度融合和新质生产力的持续注入。从中国重汽的重卡驰骋中亚到浪潮服务器的全球布局,从激光装备产业的集群出海到跨境电商的新业态突破,济南正以内外贸一体化为抓手,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中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正如市委书记刘强在调研外贸企业时所言:“坚定信心决心,积极拓展外贸增长新空间。”济南外贸的未来,值得期待。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稿件由济南市台办 济南市港澳办提供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