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政务要闻

烟火里的梦想 长沙两家青年小店与一条老街的双向奔赴

发布时间:2025-05-12 20:34:15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高培杰 侯昱 记者 陈新 报道

在长沙城北老城区的烟火深处,一对85后夫妻与一对外地90后青年,怀揣着炽热的创业梦想,以新颖的理念、澎湃的热血,在四方坪这条充满市井气息的老街上,播撒希望的种子,书写着与城市共成长的动人篇章。

当意大利顶流面包乔巴塔邂逅“辣椒里的爱马仕”湖南樟树港辣椒,一场味蕾的奇妙碰撞就此诞生。这道看似“黑暗”的创意料理,正是四方商贸城内椿野面包店的明星产品。这家由90后外地青年创业伙伴创立的店铺,店名源自浪漫的《南方秋野,北方春茶》,饱含着他们在长沙这片创业热土上的诗意梦想。

初次创业为何选在开福区?椿野面包店店长戴振宇停下揉面的手,嘴角勾起笑意说:“我的梦想,就是开一家温暖、友爱的社区面包店,为邻里送上美味与关怀。”

戴振宇坦言,创业之初,四方商贸城浓厚的烟火气吸引了他,而真正让椿野面包店扎根于此的,是这里良好的营商环境。“从邻里纠纷调解,到帮扶政策落实,政府给予了我们全方位的支持。” 戴振宇言语间满是感激。

沿着街道前行,在德雅路1281号,霓虹灯牌“大晴老板不在?锡纸烧烤大排档”格外醒目。老板娘大晴一边为老顾客递上香气四溢的烤茄子,一边分享店名背后的趣事。

“我和老公是初中同学,2015年刚开店时,他总说‘等我当老板就天天偷懒’,我打趣说‘不如店名就叫老板不在’。不曾想,这句玩笑话竟成了创业路上的‘预言’。”大晴说,夫妻俩分工协作,丈夫负责烤串,她管收银,结果丈夫每天凌晨3点还在钻研菜单,成了最勤快的那个;反倒是她经常“不在”——去外地学习锡纸烧烤技法,去市场挑选最新鲜的黄牛肉,或者参加政府组织的夜间经济研讨会。

“后来顾客都说‘老板总在,老板娘倒见不着’,于是我们干脆改名,这也成了我们夫妻创业历程的真实写照。”大晴笑称。

当传统大排档还在固守“烟火气”时,大晴率先引入“舒适夜消费”概念。她打通七间铺面,打造敞亮空间,在室外大棚加装空调,将简陋的路边摊升级为“有品质的市井烟火”。

谈及创业成功的秘诀,大晴感慨道:“从5桌子的小摊位,发展成70余人的团队,离不开政府对青年创业者的‘精准滴灌’”。

“开福区中初级骨干人才评定,不仅给予了物质奖励,更赋予我们精神动力。”大晴一边细数创业路上“被托举的温暖”:员工办健康证,社区直接联系机构上门服务;门前油污和下水管道,每周都有专人清理;连招工信息都能定制推送进居民群——这些实实在在的帮扶,让我们更有底气专注产品创新。

“长沙的营商环境就像发酵粉,让每个创业梦想都能蓬勃生长。”“政府为我们搭建舞台,我们就该全力以赴。” 从戴振宇的烤箱到大晴的烧烤架,从面包与辣椒的跨界融合到锡纸烧烤的破圈突围,青年创业从来不是孤军奋战,而是以政策为土壤、以包容为阳光,创业者以匠心为种子、以创新为养分,共同培育出一片生机勃勃的“创业森林”。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