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媒体人探访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中的刘贺塑像。(摄影:虞鹰)
参访团一行探访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摄影:虞鹰)
华夏经纬网5月13日讯:(虞鹰)5月12日,“台湾媒体记者陶瓷文化江西行活动”一行走进南昌海昏侯遗址公园,探访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两岸媒体人透过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的精美器物,了解我国古代西汉时期的政治、历史文化。大量种类丰富的黄金器物,不仅展现了汉代工匠的精湛工艺,也见证了西汉“黄金时代”的繁华,让两岸媒体人惊叹不已。
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的“南昌”铭文青铜豆形灯,是迄今为止在江西发现最早的有关南昌的实物资料。(摄影:虞鹰)
刘贺墓出土的“臣贺”“海昏侯夫人”铭文木牍。(摄影:虞鹰)
刘贺墓出土的青铜鼎。(摄影:虞鹰)
拼图:“刘贺”玉印和龟纽“大刘记印”玉印。(摄影:虞鹰)
刘贺墓出土的西周凤鸟纹青铜提梁卣。(摄影:虞鹰)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展出的青铜雁鱼缸灯。(摄影:虞鹰)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是中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格局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典型汉代列侯国都城聚落遗址。自考古发掘以来,共出土金器、青铜器、玉器、竹简、木牍等各类珍贵文物超1万件(套),多层面、多角度展现了中国汉代文化风貌,也将消失2000余年的海昏侯国清晰重现。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展示的蟠螭纹铜缶。(摄影:虞鹰)
参访团一行观看青铜蒸煮器的工作原理展示。(摄影:虞鹰)
参访团一行拍摄刘贺墓棺柩内外棺之间出土的金钣。(摄影:虞鹰)
刘贺墓出土的饼形金。(摄影:虞鹰)
刘贺墓出土的饼形金。(摄影:虞鹰)
刘贺墓出土的褭蹏金、麟趾金。(摄影:虞鹰)
西汉是中国历史上名副其实的多金王朝。西汉视黄金为上币,除继续使用前朝饼形金、楚金钣外,还仿铸饼形金、金钣,新铸褭蹏金、麟趾金。皇帝颁赏功臣,动辄赐金上万。海昏侯刘贺墓中出土了黄金器物478件,有饼形金、褭蹏金、麟趾金、金钣,合计115公斤;刘充国墓亦出土褭蹏金2件。这是迄今中国汉墓考古发现黄金数量最多的一次。
刘贺墓出土的孔子像漆衣镜,由镜盖、镜框、青铜镜组成,是中国考古史上首次发现由铜、漆板构成面板的衣镜。因其背板上有孔子及其弟子画像和传记被定名为“孔子衣镜”。这也是目前已知最早孔子形象。(摄影:虞鹰)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展出的车马器。(摄影:虞鹰)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展出的大量五铢钱。(摄影:虞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