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渝台视窗 > 重庆资讯

读本、展陈、党课、栏目全安排!重庆启动红岩思政·渝档育人建设

发布时间:2025-06-11 10:15:48

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 陈攀)6月10日,红岩思政·渝档育人——重庆市档案育人体系建设启动仪式在重庆市档案馆举行,现场发布了《重庆市档案育人体系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据介绍,加强档案育人体系建设,是发挥档案历史价值、更好服务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推动档案工作走向依法治理、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化的积极探索。按照《方案》工作体系,重庆将编写一批档案育人读本、培育一支档案育人队伍、推出一组档案育人展陈、开发一组档案育人党课、建设一批档案育人平台、打造一批档案育人栏目、开展一系列档案育人活动等“八个一”行动为载体,致力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红岩思政·渝档育人”品牌。

建设档案育人阵地方面。大力推进各级各类档案馆育人阵地建设,推动全市形成档案特色突出、育人形式多样、市区县联动的育人新格局。市档案馆围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性教育基地、红色教育基地建设创新档案育人平台载体,依托缙云山中共中央西南局办公地旧址,打造以中共中央西南局历史、档案文献遗产等为主题的实践育人阵地品牌。鼓励支持各级各类档案馆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大思政课”教育实践,支持大中小学校史馆(纪念馆)、村居村(居)史馆、记忆馆或乡愁馆建设,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爱国主义教育、党性教育、历史文化教育功能。

编写档案育人读本方面。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和档案系统业务骨干,充分挖掘红色档案的时代价值和育人元素,编撰以资政研究、档案故事、史料汇编为主体的档案育人系列读本。市档案馆高质量办好《档案参阅》,为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深入实施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工程项目,编纂《抗日战争档案汇编》等书籍。服务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发档案文献遗产,编写《档案里的红岩精神》《档案里的抗战故事》《档案里的重庆城市精神》等读本。各级档案部门要加强档案开发利用,独立或合作、参与编撰凸显砥砺奋进、发展成就、劳模英模档案故事的育人读本。

培育档案育人队伍方面。以提升政治素养、理论素养、档案思政育人课程开发能力为重点,在全市档案工作者中培育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档案育人宣讲队伍。市档案馆组建青年宣讲队及工匠工作室,在展览讲解、党课研发、档案宣讲中发挥先锋带头作用。各级档案部门采取“兼职+志愿”形式,吸纳本地本系统宣讲人员,突出地域特色、行业特点,开展巡讲活动。开展档案育人精品课程宣讲活动,探索实施全市档案宣讲人员“同备一节课”“同上一堂课”,切实提高档案育人宣讲的能力和水平。

推出档案育人展陈方面。坚持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打造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档案文献展览集群。市档案馆围绕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重庆直辖30周年等重大历史节点,举办《档案见证伟大抗战精神》《中共中央南方局与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等展览。组织开展《中国共产党人的家风》《建设人民的新西南》等红色档案元素突出、思政育人效果明显的档案展览巡展,打造行走的档案育人课堂。各级各类档案馆要积极策划专题展览,展示本地区、本部门的发展历程与建设成就,探索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合作,有条件的档案馆适时推进网上展厅建设。

开发档案育人党课方面。创新档案开发利用方式,针对不同主题不同对象,以档案为素材,开发系列党课。市档案馆与市委直属机关工委等单位合作,组织开展“跟着档案讲党课”主题活动,通过“档案+党课”形式,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各级各类档案馆强化精品档案展览的深度开发,用好用活专题红色珍档,探索“办一个展览、开一堂党课”的多元成果模式。同时,紧紧围绕本地区、本行业特色,分别打造面向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大中小学生的专题党课。

建设档案育人平台方面。充分发挥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在档案育人体系建设中的作用,推动档案育人数字转型。建设好运用好“档案在线”应用,同步部署“渝档育人”版块,实现全市档案育人资源有序挂接,将“档案在线”建设成为重庆档案开发利用展示的主平台。持续优化“重庆档案”一微一网和各区县、部门档案公众号建设,建立档案育人新媒体矩阵,不断拓展档案育人网络阵地。各级各类档案馆加强审核把关,扎实做好互联网时代的档案育人工作。

打造档案育人栏目方面。与市内外主流媒体加强合作,建立“一个主流媒体一个(组)品牌栏目”的档案育人全媒体矩阵。市档案局、市档案馆在《中国档案报》推出《寻踪觅迹·渝城记忆》《红色记忆·档映巴渝》专栏,联合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持续办好《档案里的今天》微视频栏目,与重庆日报报业集团策划推出《跟着档案看重庆》栏目,与当代党员杂志社合作推出《渝档育人》栏目。通过报、刊、台、网多平台协同,实现档案文化全媒体覆盖、多维度传播、沉浸式体验。各级档案部门要加强信息报送,建立完善“1+N”供稿机制(即确定1名通讯员,组建N人特约撰稿队伍),推动档案资源利用与传播效能双向提升。

开展档案育人活动方面。按照分众化、对象化特点,秉持“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理念,开展档案育人活动。市档案馆举办“档案馆开放日”“媒体开放日”活动,推出档案修复、仿真复制体验,库房探秘等特色环节,探索与主流媒体开展探馆直播、主题报道等,吸引更多公众走进档案馆、了解档案馆。各级档案部门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开展档案育人成果展示、档案思政课巡讲、档案育人学术研讨、档案育人主题征文、原创档案剧目巡演等活动,不断推动红色档案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等。

启动仪式现场,还先后开展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家风》档案思政课宣讲、《跟着档案讲党课》展示、重庆档案育人宣讲队成立授旗等活动。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主办单位:重庆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