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渝台视窗 > 重庆资讯

什么样的黑痣可能癌变? 医生:可用“ABCDE法则”进行早期自查

发布时间:2025-06-12 15:01:45

第1眼TV-华龙网讯(唐雨)在身上相伴多年、看似毫不起眼的痣,却有可能突然威胁生命。这种因痣导致的致命癌症,被称为黑色素瘤。

6月12日,记者从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获悉,该院皮肤科近日成功为一名62岁的黑色素瘤转移患者王大爷(化名)实施了“恶性黑色素瘤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切除了转移肿瘤。目前,患者恢复良好。

该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吴亚光提醒公众,黑色素瘤早期症状常不明显。若发现身上的痣出现逐渐增大、颜色加深、伴有炎症反应(如痛、痒)等症状,务必及时就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王大爷左足底自出生起就有一颗黑痣,因不痛不痒,一直未予重视。直至去年9月,他发现黑痣明显增大,并出现痛痒症状,才前往附近医院就诊,被确诊为黑色素瘤并接受了切除手术。然而术后不久,他的腹股沟区域出现一个伴随疼痛的肿包。为寻求进一步治疗,他转至西南医院皮肤科。

“接诊时,王大爷已无法行走。”吴亚光介绍,救治团队立即为他完善了CT及磁共振等检查。结果显示,其左侧腹股沟区存在一个直径约39mm的转移性淋巴结。综合评估后,吴亚光确认王大爷的黑色素瘤已发生转移,需立即手术。

“确诊病情后,我们为王大爷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吴亚光强调,由于转移淋巴结毗邻重要的股动静脉及闭孔神经,周围血管神经密集,手术操作稍有不慎即可能引发大出血、神经损伤,甚至影响性功能。经慎重考虑,皮肤科团队决定为其实施“恶性黑色素瘤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据介绍,与传统手术相比,该清扫术能避免腹股沟区长切口,利于伤口愈合,有效减少并发症,具备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深受患者欢迎。“然而,该手术的术区(腹股沟三角和股三角)解剖结构复杂,血管神经丰富,对术者技术要求极高。”吴亚光坦言,此类手术在西南医院皮肤科尚属首次开展,对救治团队是重大考验。

经过充分术前准备,6月上旬,由吴亚光主刀的手术顺利进行。术中,团队谨慎处理术区的每一条血管和神经,充分暴露肿大的淋巴结后,将其完整切除并送术中冷冻病理检查,确保基底及周边组织无肿瘤残留。手术历时约3小时,出血量仅50毫升。术后,王大爷精神状态显著改善,已能独立行走。经精心护理,他于近日康复出院。

吴亚光再次提醒,恶性黑色素瘤源于皮肤等器官的黑色素细胞,是恶性程度极高的皮肤癌类型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虽相对较低,但恶性度高,淋巴及血道转移发生早、预后差,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至关重要。公众可运用“ABCDE法则”进行早期自查:

A (Asymmetry) 形状不对称: 色素斑或肿物形态不对称;

B (Border) 边缘不规则: 边缘不整齐,有切迹、锯齿或缺损;

C (Color) 颜色不均: 颜色分布不均或呈多种颜色(如黑、棕、白、灰、红、粉、蓝);

D (Diameter) 直径增大: 直径短期内迅速增大(通常≥6mm);

E (Evolving) 演变/隆起: 体积迅速增大、向外突出或隆起。

出现上述异常应高度警惕早期黑色素瘤可能。

吴亚光表示,黑色素瘤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包括原发灶和转移灶的切除。早期患者经系统规范化治疗预后良好,甚至可临床治愈;对于区域淋巴结转移但无远处脏器转移的患者,规范的淋巴结清扫能有效改善预后。她强调,所有治疗均应在专业科室规范化进行,避免因认识不足延误治疗时机。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主办单位:重庆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