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何婧 通讯员 刘心悦)6月13日,武汉市江汉区委党校,掌声此起彼伏。江汉区“强基赋能·融治江汉”社区工作者菁英培育计划暨“社区先锋365学堂”第二期培训班,在这里画上句号。经过三天的集中学习、实地参访和实战演练,一批“带着工具箱上阵”的社区骨干即将走回基层,把“好想法”变成“好办法”。
“有好点子不会表达、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是很多社区工作者的困境。”江汉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说道。
这一次,江汉区“对症下药”,以“专业让工作更简单”为主题,设计了项目路演、数字治理、议事协商三个核心模块,让每个课程都直击基层治理痛点。
“以前写完方案,都说‘挺好’,可一上台,还是照本宣科,讲得平平淡淡。”来自机场社区的培训学员王天虹感慨道,但这次,不仅学会了PREP表达法,知道了开场怎么吸引人,逻辑怎么严丝合缝,结尾怎么“抛彩蛋”;更重要的是,还实地参访了智慧社区标杆,体验AI如何协助公文生成,数字人应用。“技术不再遥远,已经开始一点点改变我们的工作了。”
而实战演练环节更是将停车难、加装电梯等社区难题“搬上桌”,学员们用开放空间技术和ORID结构化讨论,一人一句讨论,甚至“演起了戏”,扮演居民代表、物业人员、街道干部,各种矛盾在对话中一一化解,让议事桌真正成为解决问题的“发动机”。
“有矛盾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会解决。”常青街道银河里社区陈思先说,“有了这些方法,以后遇到棘手事,心里就不慌了。”
此外,来自全区各街道的13个优秀社区治理项目也在结课仪式上集中亮相,既有盘活商圈、联动企业的创新探索,也有用非遗传承、科普实践点亮儿童成长的文化项目,还有将闲置空间变身“幸福角落”的环境微改造。
“这些案例切口小、创意新,看得出来,社区工作者真的在用心琢磨居民的‘急难愁盼’。”“社区治理,不仅要关注服务,更要关注居民主动参与感。”优秀案例展示后,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杨生勇教授和市级名书记董守芝、倪娟作为菁英培育导师也一一进行分享,为学员们带来更多启发。
从“理念筑基”到“工具赋能”,江汉区正以扎实步伐推进社区工作者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社区治理不是干完一天算一天,而是要不断创新,持续发力。”江汉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推进菁英培育计划,让社区工作者们将这些学到的方法和思路,应用到社区的具体事务中,让治理更有效,让服务更贴心。
来源: 荆楚网
主办单位:湖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