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可节约120万度电 这家渝企有何“绿色妙招”?
第1眼TV-华龙网讯(首席记者 董进)6月23日至29日是“2025全国节能宣传周”,记者从重庆美心集团获悉,作为获得工信部认定的第四批国家级绿色工厂之一,美心集团通过实施绿色化智能化改造,每年节约120万千瓦时电能,这些节省下来的电能被用于厂内智能生产线循环使用,实现能源高效利用。
在重庆南岸区海峡路南侧,美心集团工厂屋顶有一片超20000平方米的都市绿洲,遥遥望去水绿河环绕,飞鸟掠影,绿植遍野,员工间歇地耕种、采摘浇灌,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这便是美心集团 “绿色工厂”。
这个位于重庆经开区的这家门窗生产基地,已经建厂近20年,厂区绿化率30%以上。园区里有30多种绿植,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的情况下栽种植物,同时,还为员工们打造了厂区花园。眼下,正是春暖花开的时候,不少市民也来到厂区“打卡”。
较高的绿化率能够让厂区保持良好生态,也为厂区装上了一层冬暖夏凉的“保护罩”,同时减缓了噪音向外扩散。此外,厂区墙体的保温层更新,也让厂区内部能耗大大降低。
此外,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厂区运转能耗,让绿色为企业赋能,美心集团没少下功夫——设置天井,加强对自然光线的利用率;合理布置高噪声设备,综合采取减振、隔声和消声等防治措施降噪;大楼的照明灯和水龙头是感应的,节能又环保;职工食堂,也采取了低能耗的烹饪组合……
“我们希望在厂区的建设当中,在点滴之中融入绿色,无论是大面积的绿化,还是员工心中的生态理念,都能让企业发展向绿色迈进。”美心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作为一家制造业企业,如何在生产线的运转中实现绿色?美心给出的答案是降低能耗、提高效率。“近年来,美心集团在保证产品功能、质量以及员工职业健康的前提下,优先选用绿色原料、工艺、技术和设备,实现了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高效化、循环利用化和能源低碳化的目标。”美心集团总厂技术中心负责人王万贵告诉记者。
以前,最让王万贵头疼的是空气压缩机。“耗电量大,效率还不行。”空气压缩机用电量曾一度占全厂用电量的12%,王万贵和同事们开始琢磨如何让空压设备的能耗降下来,“只能通过技术革新!”
通过不断自主研发,对工艺进行优化升级,空压设备的耗能从1200千瓦缩减至930千瓦,节能成果明显。美心集团每年可节约120万度电,减排二氧化碳942吨。“我们还在每一台空压设备上安装了传感器和流量计,实时监测生产设备的耗能情况,遇到设备老旧或者损坏而造成的能耗增高,我们也能够及时查找到原因,并进行修缮。”王万贵说。
而在车间的天花板上,还藏着技术人员的巧思。天花板上管道交错,其中一条“水管道”连接起了“冷热”两端。在生产线高温加热的工序过后,水带走热量,来到另一端需要加热的产线上,用高温水为产线提供热能,而等水温降低过后,则又带到需要冷气的产线上,起到降温作用。而这一看似简单的水循环,将机器产生的余热100%利用,大大降低了燃气和电能消耗,每年为企业节约成本60余万元。
与此同时,美心集团还积极打造绿色产品,利用木屑、竹子、麦梗等各种废旧纤维,经特殊工艺处理后模压而成板材,替代原有钢材、木材进行门扇开发,节约实木原材料保护环境。PVC覆膜技术,则让门板的装饰从传统的喷漆环节中脱离出来,减少了气味等对产品的影响。而在门内,技术人员也将容易产生烟气的焊接技术变为物理的螺钉连接,真正实现产品的绿色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