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时政要闻

众志成城抗击洪水保家园——来自肇庆怀集防汛救灾一线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5-06-25 16:01:56

6月14日至18日,受今年第1号台风“蝴蝶”与南海季风云系影响,怀集县遭遇暴雨、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连续袭击,出现了历史罕见汛情,4天遭遇3次洪峰过境。绥江及支流水位暴涨,洪水狰狞,吞没村庄田野,蚕食了三分之二县城,30多万名群众受灾。

汛情面前,肇庆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在省直部门和兄弟城市的大力支持下,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未雨绸缪抓好“四预”、争分夺秒抢出“四通”、齐心协力完成“四清”、细之又细落实“四保”,全力以赴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省市县各方力量紧急驰援怀集,48小时实现通联通水通路,60小时实现全面复电,4天时间基本完成灾后修复工作,超万人清淤消杀,实现了洪涝灾害“零死亡”,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了社会大局稳定。

未雨绸缪抓好“四预”

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与洪涝灾害较量中,肇庆市和怀集县发挥灾情“预警、预置、预防、预处”机制,成功抢出避险“黄金时间”。

精准抓好“预警”,把住避险黄金窗口——

6月14日至17日,怀集连续暴雨到大暴雨,4个气象观测站雨量超250毫米。

“中洲镇1小时雨量超40毫米,雨量异常。”17日13时30分,怀集水文站提前7小时预报洪峰水位将涨至54米。18日0时,怀集水文站再次提前3小时预报洪峰水位达55米。预警信息通过三级应急值守体系直抵县镇村,急促的防空警报划破雨幕,乡村响起大喇叭,紧急提醒群众避险。

17日10时22分,肇庆市应急指挥中心立即对中洲镇和怀集县应急管理局进行调度,迅速组织人员转移,在14时许山洪暴发之际,涉险区域群众已基本转移至安全地带。

时间就是生命。怀集县水利局总工程师邬天润双眼熬得通红,日均接打电话超80通,调度水库拦蓄洪水近9000万立方米。肇庆市应急管理局连续督促指导绥江、凤岗河、中洲河沿线构筑坚实防线。

“关键数据断不得,只要数据准了,什么都值得。”怀集水文站站长姚振峰为确保关键水文数据不中断,毅然选择坚守不撤离。他手握卫星电话,风雨交加中每隔15分钟报送一次水位,坚守整整24个小时。

气象、水文、水利部门全天候不间断捕捉风雨脉搏:暴雨期间发布预警信号127站次,启动红色“叫应”16次,覆盖50.1万人次,应急调度怀集县镇35次,为危险区域群众转移避险争取了更多宝贵时间。

正是这套以制度为基、预警为先、联动为要的应急值守体系,实现全时段响应、全链条协同,最终在这场与洪水的赛跑中,守护了人员“零死亡”的安全防线,践行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庄严承诺。

细致抓好“预置”,重兵坚守“风暴眼”——

洪峰未至,肇庆市委市政府坚决要求彻底转移危险区域群众,加密险工险段巡查频次。怀集早早布下防御,提前转移低洼地区群众3.4万多人。

6月15日,市应急管理局调度市森林消防大队32人前置5台排涝装备进驻怀集。16日,国家消防救援局广东机动队伍及市消防救援支队105名精锐迅速驰援。

在第1号台风“蝴蝶”来临前,市应急管理局已将1973台应急对讲机、324部卫星电话覆盖全市所有县镇村。在网络通信中断期间,这些设备成为掌握受灾情况的“唯一天线”。

“所有救援力量按网格化部署。”在市应急管理局的兵力部署图上,67支队伍1978人、1500余台装备,精准布防在绥江沿线险段。怀集地广人多水系发达,与洪灾赛跑是基层防灾体系极限压力测试的缩影。当洪水淹没县城和乡镇,预置在此的消防“橙”、应急“蓝”此刻便是生命的守护者。

快速抓好“预转”,一天转移群众3.5万人——

本轮台风强降水灾害共造成怀集全县19个乡镇(街道)受灾,受灾人口约30万人,紧急转移避险约7万人。

“能干活儿的都出动。应转尽转,不落一人!”6月17日19时,怀集县启动防汛Ⅰ级响应,全县迅速实施“五停”(停课、停工、停产、停运、停业)。17日至23日,110共接报涉险求助警情2153起,出动警力42416人次,解救危难群众8342人,17日当天便协助转移群众3.5万多人。

4月刚做完膝盖外科手术的市应急管理局森林消防大队队长林庆,忍受着未愈的伤痛,奋不顾身率队全力参与人员转移工作。一名临产孕妇需紧急转院,三公里路途水陆交织,他和队员扶艇涉水、抬艇护行,将孕妇安全快速送出洪水包围圈。作为第一批挺进怀集县的专业救援队伍,市森林消防大队自15日下午起,奋战7天7夜,排涝积水14.6万立方米,转移群众158人。

“我们负责抽排城中6个大型地下车库的积水,没有看到一辆被泡车辆,这比较罕见。”广东莱克应急支援服务队负责人詹贻旺说。原来,怀集县城受淹的40个住宅小区地下车库有近6000台车辆在洪水到来前已转移至高处。

前置抓好“预处”,铸就洪涝生命方舟——

“幸福一路有儿童被困,洪水上涨太快了”“翠湖居有一名孕妇临产,急需转运!”…… 自6月15日起,市应急管理局派员与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联合值守,昼夜不息处置涉险求助警情1539起。

求助必有回应。浊浪翻涌的淹没区,冲锋舟疾驰转移群众;洪水没至肩膀,消防员李锦沛化做人梯,高喊“踩在我肩膀上”;森林消防队员破门而入,救出惊恐孩童;机动队伍凌空架设绳桥,跨越30米断崖运送救命物资。

鹏洋应急联动指挥车构建起现场通讯枢纽,与水陆两栖车形成“空地一体”救援网,与国家消防救援局广东机动队伍紧密协同,驾驶水陆两栖救援车深入泽国,安全转移受困群众。

“这里是中洲镇木业公司,我们有几十人被困,水已淹到2米深。”市应急管理局指挥中心内,汛旱风科科长林灶金接到求救电话。他宽慰道:“不要慌,你再报一下准确位置,救援马上就到!”

此时,前往中洲镇道路已经中断,指挥中心通过微信视频实时确认人员位置、指导自救、共享精准定位,前方无人机迅疾升空侦探,迅速高领怀集县森林消防大队橡皮艇循迹疾驰。不到半小时,5名紧抱铁柱、危在旦夕的工人率先脱险。

争分夺秒抢出“四通”

台风“蝴蝶”振动翅膀,怀集县防汛形势极为严峻,党委、政府迅速调集各方力量争分夺秒抢通联、通电、通水、通路。

加快通路,确保救援不停顿——

受灾情影响,怀集全县30处主要道路交通中断,国省县乡道受损约132公里。路通救援才能迅速就位。

省交通运输厅迅速调度省市县三级力量开展通路工作,驻肇的3支省级应急抢险队伍共168名抢险队员驰援怀集,带来26台挖掘机、16台铲车、46辆转运车。市交通局紧急调度肇明高速、中铁广州局三公司、广昆高速扩建管理处等“国家队”力量火速集结,增援怀集。怀集县倾其所有,调用16台挖机、14台铲车、159名救援人员分赴各乡镇,在暴雨泥泞中艰难抢修道路。轰鸣的引擎声,此刻化做希望的集结号。

“今晚一定要抢修好蓝坑村断桥,不能再等!”6月20日晚8时,夜幕吞没了最后一点黄昏余晖,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应急抢险队的三台挖掘机已连续奋战6个小时,人困马乏。断桥边,三五成群的村民久久驻足没有离去,这是怀集县最后一条未被打通的通道,桥身在断树烂竹的横压下苦苦支撑。

“通了!通了!”20日深夜11时,桥边响起久违的欢呼声,眼睛布满血丝的抢修队员带着满身疲惫,赶赴下一个“战场”。

截至23日,怀集清理道路塌方约32万立方米,目前道路已经全面抢通。

加快通电,确保重亮万家灯火——

洪水肆虐,怀集的电力遭受重创,线路受损约180公里,11.8万户用电受影响。

“水位快淹到配电箱了!马上停电,向用户做好解释。”6月14日凌晨4时30分,怀城供电所所长禤培旺紧盯着不断扩大的红色预警区域,果断下达“现场值守+紧急避险”指令,一场与洪水的电力攻防战正式打响。

布局通讯命脉抢通、涉水区域排涝、排查受损设备……72小时连轴转,禤培旺在指挥部和一线不停穿梭,只为一个任务:早一点,再早一点,把光明送还千家万户。

“从断电到全面复电,不到60小时!”广东电网公司投入超4000人次,应急抢修车487多车次、67辆发电车在怀集每个角落轰鸣,“截至6月22日17时,本轮受洪灾影响的用户全部恢复用电。”

加快通水,确保生命之源不断——

加压设备受损38台,自来水供水管道受损约150公里。供水停转,群众用水告急。

省、市部门火速响应,省水利厅派出专家组驻扎怀集,一套每天制水200吨的应急净水供水设备星夜驰援中洲镇,有效缓解净水供应压力。供电、供水部门形成合力,恢复怀集第一、第二供水厂“心跳”。肇水集团两辆10吨“生命水车”奔忙于怀城街道与中洲镇之间。

肇水集团30余名技术骨干组成“尖刀班”,一头扎进中洲镇泰来水厂和下水水厂的抢修一线,20日,220米DN160的临时供水主管道奇迹般铺设完成,泰来水厂率先恢复低压供水,汩汩清流再次流进乡镇。全县中断供水的9个乡镇已恢复正常。

加快通联,三天修复通讯孤岛——

电力瘫痪,569个通信基站瘫痪,怀集多地变成“通讯孤岛”。

危急时刻,市应急管理局前期下发给怀集的76台对讲机,发挥至关重要作用。依托全市42个高山基站构建的应急通信网,始终与指挥部保持着紧密联系,第一时间传递灾情,为黄金救援抢出了宝贵分秒。

三大电信运营商的500多名抢修队员向通信盲区发起冲锋。“快!再快一点!”当5G卫星基站的信号灯终于亮起,通信维护员梁科特顾不上喘息,转身又冲向下一个最危险的目标局机房。他连续值守36小时,寸步不离地守护着发电机组,“早一分钟恢复信号,救援的指令就能早一分钟抵达。”

“塌方、洪涝冲断了道路,我们只能迂回绕道往里冲。”6月18日凌晨,联通怀集通信抢修第1队抵达怀集泰来收费站,汇合无人机团队后,上午7时进入连麦镇,开启卫星通信车。中午14时,该队携带卫星背包站,乘坐冲锋舟,前往怀集应急局,并第一时间开通卫星背包,成功连接起县城和连麦镇的信号。

截至6月20日9时,怀集全部基站恢复通信。

齐心协力完成“四清”

洪水携带大量泥沙,县城到处浊浪汹涌。水退人进,全城参与“清涝、清淤、清障、清患”,干净整洁有序的怀集加速回归。

昼夜奋战清涝,水退人进与时间赛跑——

6月18日凌晨,怀集县城区内涝加剧,积水最深处已淹没楼房一层。高空俯瞰,怀城街道主干道中心洲大桥两侧变成“江心岛”。暴雨一停, 清淤排涝刻不容缓。

省市两级三防指挥部共协调92支队伍13110人,大排量排涝车、装载机、挖机、自卸车、移动照明灯具、冲锋舟、橡皮艇等装备物资共2600多台(套)参与救援工作。

肇庆周边兄弟城市火速调集排水设备驰援怀集。哪里积水深,哪里就有排水身影。作业第10个小时,排水量突破5万立方米;第39小时,累计排水量达到惊人的13.3万立方米……

全城参与清淤,城市回归整洁——

洪水退去,满地泥泞。县城普遍淤积10公分泥浆,最深处厚度半米。

怀集居民自发行动起来,齐心协力清扫家园。小朋友李升谦卖力清扫,他的声音清脆响亮:“虽然我力气不大,但我也能帮上忙。”怀集一中上百名学生请缨加入校园清淤队,希望学校早日复学。

6月19日晚起,省住建厅组建24支支援队伍,调配垃圾清运车、高压冲洗车、平板车、洒水车等专业车辆设备67台,组织131名专业人员,驻点怀集县开展城区主干道“清运-冲洗”一体化作业;肇庆市7个县(市、区)和2个功能区1000多名党员干部响应号召支援怀集清淤;市住建部门成立驻怀集清淤现场工作组,攻坚路面与管网;中铁广州局三公司、肇水集团、肇庆建工等本地企业组成“清淤生力军”,扑向主干道;市城管部门两批支援队伍携82名环卫工人、55台环卫车辆连夜驰援……经过2天2夜奋战,清理淤泥约116万立方米。

逐个突破清障,畅通行洪主动脉——

绥江河上,洪水裹挟的竹子、木头、杂物在桥梁处堆积成岛,严重威胁泄洪安全。

市水利部门河道管护及清漂组沿河巡查,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广东省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专业人员携大型铲车、长臂挖掘机火速清理绥江漂浮物。广州紧急调集的水上挖掘机如“水上清道夫”,一刻不停清理着堵塞文昌桥桥孔的障碍物。

街道上,百姓们理解配合,默默将洪水浸泡损坏的家具、物品堆放至路边,县里组织力量统一清运,杂物一车车运离,道路一寸寸重现通畅,清运各类垃圾杂物约9600吨。

防患于未然,灾后修复有序推进——

灾情过后,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和危房隐患依然严峻复杂。

省、市住建部门迅速组织房屋安全鉴定专业团队赶赴一线,协助怀集县全面排查受损房屋,一户户仔细评估、摸清隐患,为后续修复加固提供科学依据,守护百姓安居底线。

市水利部门迅速选派8名技术骨干成立水毁工程核查、河道管护及清漂、农村供水应急调处3个工作组,深入怀集、广宁、四会核查水利设施受损情况,争分夺秒提供技术指导,确保供水稳定、河道行洪安全无虞。

市资源局调度精锐力量,连夜对山区村道129处地质灾害险点进行“拉网式”勘察,技术人员蹲守临时安置点,精准记录风险影响范围,严防次生灾害。

供电部门挨家挨户检查线路安全,排查道路隐患,织密灾后安全防护网。

卫生防疫紧随其后。广州市天河区医疗防疫支援队疾驰怀集,省、市、县三级疾控中心工作人员深入重灾区,科学部署防疫消杀、严密监测饮用水卫生、强化传染病疫情风险评估与防控。市卫健部门统筹调度高要、四会、广宁、德庆、封开等地消杀力量,携带专业设备火速增援怀集,消杀喷雾覆盖街巷角落,全力守护百姓健康。

细之又细落实“四保”

洪水渐退,怀集按下复产复工的“加速键”。一场围绕“保供、保医、保学、保安”的民生保卫战火速打响。

保供,生活物资满满当当——

重灾区中洲镇三联村交通一度全部中断,消防部队“肩扛背驮”带来应急物资。广东省应急管理厅调派3架应急航空救援直升机空投物资。群众自发提供摩托车,让消防队员在崎岖的山路间快速运送生活物资。

肇庆市商务局迅速行动,组织全市大型保供企业全面摸查物资储备,动态跟踪需求,力保供应链高效运转,超38万支矿泉水、近30万碗方便面第一时间精准配送,解决燃眉之急。

怀集城区多数农贸市场受损,绿博城农产品批发中心的批发商们展现出强大韧性。他们坚守岗位,开出移动摊车,临时搭建摊位,确保蔬菜、肉类等生活物资供应不断,维持市场的基本活力。

市场监管部门一线巡查,严厉打击哄抬物价行为,惠而佳、大润发等大型商超公开承诺“不涨价、不断供”,稳住全县生活必需品及防汛物资价格,市场秩序井然。大型商超、批发市场、供应商加大粮油肉菜蛋、瓶装水、方便食品等生活必需品调运力度,确保安置点和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定。肇庆新奥燃气公司抢修队伍昼夜奋战,60个受影响居民小区于6月20日全部恢复供气。

灾情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从政府部门到民间组织、从省内力量到跨省支援,从各地商会到热心企业接力,价值2000多万元的水、米、面、被子、药品等生活必需物资,一车一车的陆续送达怀集县,很好的解决当地群众部分短缺的物资,呈现了人间的大爱。

保医,健康守护网全覆盖——

国家消防救援局广东机动队伍269人分兵多次突击挺进“洪涝孤岛”。50名指战员徒步3小时向“三断”的中洲镇三联村、蓝坑村生命线运送应急药品。这支队伍在中洲镇成功营救转移高烧儿童、病重老人8人。

26个临时医疗点、78支医疗队共800名医生护士深入一线,以“定点+流动”的方式救治群众。截至6月22日,已为833名伤病员提供及时救治,向148人赠送急需药品,接受健康咨询超8700人次。消毒防疫与疾病防控宣传同步推进,全力阻断灾后疫情。

保学,洁净校园响起琅琅书声——

“6.17”洪涝正值学校期末冲刺期,全县163所学校、17.2万名学生无奈暂离校园。

全县教育系统干部火速集结,昼夜奋战:怀集县实验小学教职工全员上阵清理消杀;怀集一中、连麦初中等校教师、家长合力恢复校园环境;怀集县机关幼儿园与幸福街道初级中学志愿者高效联动……

在怀集一中高中部,全体教职工联同消防官兵、学生参加清淤行动,尽量恢复校园干净整洁面貌。6月23日上午,怀集一中高中部正式复课,4700多名师生重返阔别数日的校园,共同参加升旗仪式。

21日,全县27个中考考点学校全部恢复水电供应,所有学校顺利复学,课堂上又再传出书声琅琅。

保安,城市运转井然有序——

怀集公安全警动员,成立抢险救援指挥部,肇庆市公安局火速调集220名精干警力驰援怀集。在易涝路段实施交通管制,科学指挥调度,累计指挥挪车超4.3万辆次,有力保障了救援“生命通道”绝对畅通。

860名警力每天投入社会面治安巡防,实行24小时全天候守护,覆盖县城五大片区。重点路口值守与路段动态疏导相结合,显性用警,提高见警率管事率。

6月20日,洪水退去的第二天,怀集迅速为怀德新材料有限公司恢复供水供电,公司全体员工返岗赶订单,追回失去的时间。进入灾后全面推进复工复产阶段,怀集主动做好服务保障工作,7家农业龙头企业、35个项目建设工地、2家大型商超实现复工复产复商,广佛肇(怀集)经济合作区用电量恢复到灾前水平。当前,怀集强化要素保障,疏通难点堵点,全力以赴为企业协调解决复工复产建设中所需原材料供应等难题,争取项目达产、超产,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闻汛而动,慷慨解囊。灾情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从政府部门到民间组织、从省内力量到跨省支援,从各地商会到热心企业接力,价值2000多万元的水、米、面、被子、药品等生活必需物资,一车一车的陆续送达怀集县,很好的解决当地群众部分短缺的物资,呈现了人间的大爱。

风雨同舟、众志成城。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委市政府的科学调度下,在省直单位、兄弟城市,各县(市、区)以及社会各界力量的全力驰援下,怀集干部群众同心协力,用4天时间基本完成灾后修复工作,烟火气和活力迅速回归,书写着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的活力与生机。

统筹:谢政 马喜生 刘小洪 陆志锋

撰文: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林琳 刘浩辉 李考考 苏燕君

来源:南方网

广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投稿邮箱:gdtb2024@163.com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