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故事丨“曲折”少年的“不屈”人生
记者手记
成绩单上醒目的数字,见证着一个少年与病魔抗争的日日夜夜。
1
蒙蒙细雨中,一个佝偻的身影正穿过重庆复旦中学的操场。他走得很慢,却很坚定,每一步都像是与无形的力量抗争。
6月24日,高考成绩出炉,604分的答卷为钟相科的高中生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爸爸,我考了604分。”电话那头,在外务工的父亲沉默了许久,钟相科能听见听筒里传来的哽咽声,他下意识扶了扶隐隐作痛的腰部——从发病算起,强直性脊柱炎已经伴随他走过了八年时光。
2025年高考期间,第1眼TV-华龙网记者在众多考生关注到钟相科,这个因先天原因而脊柱弯曲的少年朝着镜头许下对未来的期许,牵动了无数网友的心。当其他同学在操场上奔跑时,他在与晨僵作斗争;当同学们学海奋战时,他勇敢与疼痛搏斗。
此刻,所有的呐喊都有了回答。
满意的答卷
不辜负这些年的努力
“这成绩,算是没有辜负这些年的坚持努力。”钟相科对这个成绩很满足,眼神里既是淡定,也有掩不住喜悦。在高三最后冲刺的日子里,当其他同学在学海中奋战时,他还要面对另一场更艰巨的“考试”——与强直性脊柱炎的日夜抗争。
从他六年级那年起,这个病就悄然侵蚀着他的身体,严重的时候中间休学养病。八年时光,将一个活泼的少年,变成了背部弯曲近90度的模样。身体弯曲了,步伐变形了,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
“最难的是每天清晨,醒来都像被石化了一样。”钟相科描述着晨僵的感觉,清晨的宿舍里,他总是第一个醒来,他要花一段时间像解冻般慢慢活动僵硬的关节,但他却从不在人前叫苦喊疼。
“经常半夜痛醒,然后再也睡不着了,感觉体力和精力总跟不上。”嘴上的轻描淡写,实则又是一夜的抗争。第二天的教室里,总会准时出现那个佝偻的身影,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高三期间,随着学习强度加大,这种疼痛发作愈发频繁。“上课的时候,我会偶尔伸展一下双臂,老师知道我的情况,都是默许了的。”面对高三更为繁重的学业,钟相科说:“我可能会比其他人慢一点,但是我也总会把这些事儿完成好。”
每月一次的康复治疗能让疼痛得到些许缓解。医院里,他总是叮嘱医生,让针灸的银针深深刺入病灶,希望效果能好一点,他想尽快回到课堂。
这一路的艰难,被这个20岁少年藏进心底。“大概是一股不认输的精神吧!”说这话时,他努力抬起头,那些被疼痛偷走的睡眠、被疾病夺走的青春,在这一刻都化作了眼眸里坚定的光芒。
弯曲的脊柱
八年勇敢与疼痛抗争
时光回到八年前,这个少年和所有孩子一样,最爱在操场上奔跑。钟相科的目光穿过窗户,仿佛看见了那个曾经健步如飞的自己。
突然有一天,他的髋关节袭来剧痛,来得毫无征兆,让他几乎无法行走。止痛治疗后,依旧反反复复。渐渐地,疼痛像藤蔓般悄然蔓延,从髋关节到膝盖,再到骶骨,最后缠绕上脊柱。最严重时,连手指关节都会肿胀疼痛,握笔都很困难。
直到四年前,诊断书给出了那个冰冷的名词:强直性脊柱炎。
“这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由于人体免疫系统紊乱所致。”医生的话让他第一次准确了解自己的病情,这个病大概率和家族遗传相关,患者可能会出现脊柱僵硬变形,进而导致活动能力受限,“这个病,可能是终身相伴。”
“确诊那天,我们在医院等了很久。”钟相科声音平静得像在讲述别人的故事。“当准确得知自己病情时,最开始还是很担心的,后面就慢慢接受了。”或许是多年的疼痛相伴,让他有着与年龄不相仿的坦然。
在他看来,其实还是可以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只不过比普通人不方便一点,那其实,还是可以做到的。
这些年来,随着病情发展,他的身体渐渐发生了变化,脊柱关节慢慢粘连、僵硬、弯曲。如今,钟相科需要每月到医院打针、做理疗控制病情的发展。
“手术可以矫正外形,但无法根治病。”钟相科发现,其实很多人都有这个病,比较有名的就是周杰伦、李宇春也有这个病,他们或许也背着同样的疼痛,“他们能在舞台上光芒万丈,我为什么不能在知识里追逐梦想?”
“加油!一切都要靠自己努力!”这些年父亲常年在外打工,相科也变得更加独立。当听到相科的报喜时,不善言辞的爸爸更关心他的身体:“把身体养好,高考只是起点,身体好了才能更好地去做贡献。”
温暖的接力
10分钟路程从不落单
得知成绩的第一时间,钟相科也给班主任孙建龙老师发了消息。“我当时给他点了个‘大拇指’。”孙建龙老师感慨道,相科能取得这个成绩非常不容易,既有自身的努力拼搏,也恰好赶上今年高考疾病延时的政策,每科考试延时15分钟,这样他能有更多时间写完。
在这个温暖的校园里,处处都有爱的痕迹。每当教室需要调整桌椅时,总会有同学抢先帮他搬动;当他因治疗缺课时,老师们总会利用课余时间为他补课。这些细微的关怀,像一束束光,照亮了他前行的路。
最艰难的是高二下学期,他的病情突然加重。“他每周三和周末要去理疗,周三要耽误半天时间,老师也会自发地给他多指导一下。”孙建龙清晰地记得这些时间,看出了孩子的担心,老师和同学也总是热心地为他讲课上内容。
“我们看着是很心疼的,在学校他是个听话、有礼貌、懂得谦让、学习认真的孩子。”考虑到孩子被过于关注的不舒服,孙建龙私下询问班上同学:“有没有同学愿意和他一起回宿舍?”
令人欣喜的是,同学们都自发自愿加入“护送小队”,接力陪他走这一程。从教室到宿舍,大约100多米,再上三层楼,普通学生三分钟走完的路,他大约要花10分钟,这一路,他都不曾落单。
“同学帮我搬桌子,老师给我指导,很感谢他们。”临别之际,钟相科的心里满是感恩。
平凡不平庸
心怀梦想勇敢追光
图书馆里,正在阅读的他身体如同弯弓,精神昂扬却正似飞矢。即便身躯俯向大地,灵魂却靠近广袤无垠的天际。
在这个被病痛重塑的身体里,藏着一个关于物理、电气与芯片的远大梦想。“这段时间在准备填志愿,我想要学习物理、电子电气、芯片方向的专业。”钟相科的目标很明确,这个梦想的种子,早在初中第一节物理课就已埋下。
在他看来,电是非常神奇的东西,可以造福人类。比如,可以把高压电与低压电相互转化,方便电力的运输,让更多地方都能够有电用。再比如,电也可以作为清洁能源,用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我就是他的物理老师,希望他能在这一块有所作为。”听闻钟相科想要学习物理电气相关专业,孙建龙老师格外激动,他鼓励道:“希望他能乐观迎接以后的生活和挑战,千万不要悲观,相信疾病是可以被战胜的。”
而作为陪伴他三年成长的复旦中学高三年级分管主任郑杰也为他高兴:“这是意料之中的成绩,他是一个坚毅努力的同学,希望他步入大学后,继续保持热爱学习的心,相信他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填完志愿后,钟相科打算开始自学大学相关课程,比如数学、物理等专业内容。钟相科也想给那些同样患病的孩子们一些鼓励:“一定要敞开心扉,对自己的身体多一点包容,不能太过于伤心难过,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克服困难。”
“虽然可能会平凡,但是一定不要平庸。”
第1眼TV-华龙网 李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