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李燕 通讯员 代慧明)6月10日,武昌区紫阳街道复兴路社区紫湖村11号院落的古银杏树下,首场“树下议事会”火热开场。居民们围绕公共空间改造、环境提升等议题建言献策,现场提出共享晾晒架、楼道焕新、门禁加装等20余条建议,社区工作人员逐一记录形成“需求清单”。这处建成于上世纪80年代的老旧小区,正通过“邻里客厅”平台激活自治动能,以微改造实现家园焕新。
“楼道堆物影响通行”“电动车充电没地方”……议事会上,居民们直击痛点。社区将议事阵地延伸至古银杏树下,同步设置改造前后对比展板与意见墙,让居民直观感受小区路面刷黑、楼道刷白等前期改造成果。截至6月下旬,3场议事会吸引百余名居民参与,收集的建议被梳理为“即刻实施”与“中期规划”两类清单,明确6项改造任务,其中闲置门卫房改造为“邻里客厅”的提议呼声最高。
“工程营小区的邻里客厅能躲雨办活动,我们的门卫房也能改!”对活动阵地的急切需求让大家将目光集中锁定在闲置多年的门卫房上,希望能将这个小空间布置改造成“邻里客厅”,这也成为议事会讨论出的第一个明确目标。在热烈的讨论后,配备休闲桌椅、便民工具柜,并设置“记忆长廊”,展示小区改造前后的对比照片、开展活动的剪影等,成为邻里客厅打造的首要任务,现场有居民还直接主动认领了一些布置的小任务。“这银杏树到了秋天肯定漂亮,到时候在我们的邻里客厅搞活动这就是天然布景,想想画面就很美!”
面对楼道乱堆乱放顽疾,志愿者郭阿姨发起“楼道焕新”行动:“健身器材都是志愿者装的,堆物整治我们更要带头!”10余名居民现场加入志愿队伍,社区借鉴先进经验推行“楼道包保责任制”,由志愿者分片认领维护。“有了邻里客厅以后下雨天我们也有地方可以去了,志愿者们也很给力,大家一起商量一起干,小区一定会越来越好!”居民王婆婆的感慨,折射出自治机制给小区带来的变化。
下一步,复兴路社区将依托邻里客厅平台,常态化开展邻里议事,发动更多居民主动参与小区治理,深入挖掘小区内的能人贤士,组建紫湖村11号小区自治小组,策划“银杏灯会”“百家宴”等特色活动,探索党建引领社区共治共享的新模式,让老旧小区既有整洁美观的“面子”,又有温馨和谐的“里子”,书写美好家园新篇章。
来源: 荆楚网
主办单位:湖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