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赣台心桥 > 今日江西

九江人工浮岛传来好消息 青头潜鸭喜添“新丁”

发布时间:2025-06-27 18:08:13

本报讯 实习生熊姿、信息日报全媒体记者沈冠楠报道:6月26日,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极危”物种青头潜鸭在“人工巢台”顺利孵化幼鸟。

“我们发现的时候,青头潜鸭已经离开了,留下了两个巢,每个巢剩了3到4枚蛋,有明显的破壳痕迹,可见,青头潜鸭在浮岛上顺利孵化出了幼鸟。”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教授李言阔告诉记者。他指出,青头潜鸭的生活习性是夏天“孵蛋”,一般一窝可产卵六至十三枚,从卵孵化为雏鸭大约需要三个星期,孵化出幼鸟后,成鸟就会带着幼鸟离巢,在湖面活动、觅食。

李言阔表示,近期的暴雨天气也对青头潜鸭离巢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青头潜鸭被誉为“鸟中大熊猫”,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极危物种,是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最受关注的关键鸟种之一。

江西九江柴桑区青栖湖是青头潜鸭的重要栖息地,最高记录达700余只,全球占比超20%。近年来,青头潜鸭在江西由候鸟变“留鸟”。2025年春季以来,有120余只青头潜鸭选择在青栖湖繁衍后代。

今年4月,为给青头潜鸭打造更优质的繁殖环境,柴桑区林业局与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合作,在青栖湖及周边增设了8个人工浮岛。浮岛随水位升降,可有效解决以往青头潜鸭巢穴在汛期被淹没的难题。

这些“水上摇篮”被投放后,很快受到青头潜鸭的青睐,5月中旬的监控显示,一批青头潜鸭已在浮岛上安家。6月6日,工作人员发现,青头潜鸭已在浮岛营巢产卵,最多的巢内有10枚蛋。

“青头潜鸭的繁育期持续到8月底。这期间,我们会持续观察。”李言阔表示。

来源:大江网

江西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