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渝台视窗 > 重庆资讯

聚焦产业用地全链条 重庆南岸力保重点项目精准高效落地

发布时间:2025-07-02 17:32:31

第1眼TV-华龙网讯(陈雨)记者从南岸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获悉,得益于市、区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实行的“一码管地”全链条用地审批机制,重庆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133亩仓储物流用地近日同步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土地不动产权证》,为企业下一步建设厂房奠定了基础。 

规划赋能:“一张图”精准保障产业落地

去年6月,南岸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获市政府批复同意实施,该规划在“三区三线”基础上,统筹优化农业、生态、城镇等功能空间,迭代建设形成南岸区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为更好发挥规划统筹引领作用,保障片区有序发展,南岸区依托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逐步建立以落地实施为导向的规划动态优化完善机制。

比如,位于广阳湾东港片区的九州通项目落地过程中,南岸区通过广阳湾片区城市设计分析论证,持续深化优化国土空间规划,推动规划实施,对项目高度、容积率等指标进行细化修改,同时大胆创新把串联式论证过程优化为并联式同步开展工作,快速完成规划调整论证及报批,获市政府同意,为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做好空间保障。

作为南岸区重点工业项目,重庆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仓储物流项目是全区“强链补链”招商的关键布局,将投资8亿元建设20万平方米现代化载体,涵盖自动化立体仓库、数字化供应链平台等核心设施。达产后预计年吞吐药品200万件,形成覆盖西南地区的“4小时应急医药物资配送圈”,年营收突破百亿元,年税收贡献超9000万元,并带动区域医药流通、冷链运输等配套产业协同发展。

审批提速:“一个码”串联土地保障全流程

“5月30日,重庆九州通医药公司提交了土地价款缴款票据和完税证明,6月12日,我们同步办结《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土地不动产权证书》,做到土地与规划审批手续‘免申即领’。”南岸规划和自然资源事务中心主任叶斌介绍:“相比以前,时间至少节约100天”。

时间节约的背后,是审批流程、审批材料的大幅精简。今年以来,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聚焦稳投资、稳增长工作重点,从市场需求导向出发,创新推动土地资源要素“全链条闭环治理机制改革”,探索给出让地块编制“二维码”,实现“一块地”匹配“一个码”,“一个码”串联规划编制、土地供应、规划许可、竣工验收及不动产登记全流程,将审批环节由11个精简至5个,审批材料由32件精简至12件,从而保障产业项目加速精准落地。

叶斌介绍,为了确保“一个码”有序衔接,他们整合内部资源、技术力量,在土地供应前,即完成前置评估、普查及多部门管控要求协同,土地出让时同步交付地籍调查、权属注销成果,实现“标准地”出让。

在土地供应中,全面打通规划自然资源、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不动产登记中心等多部门数据接口,实现“数据跑路”,节约企业报建时间成本,在企业筹集缴纳土地价款期间不停止审批审查,极大提升审批时效,助力项目快速落地,彰显改革“保项目、促发展”的积极成效。

一企一策:创新盘活低效用地政策路径

上半年以来,南岸区在对美的项目招商引资工作中,由政府与企业协商通过创新违约金减免和落实有关优惠政策措施作为条件,激发企业投资动力,促进企业将集团新项目引入南岸区,扩大项目的投资和产能。

目前,政企双方已签订投资协议,已完成方案审批并取得规划许可,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共包括2栋厂房、1栋立体库和部分配套建筑,企业正在紧锣密鼓推进盘活前期工作,有望实现7月动工,直接盘活闲置存量土地约239亩,预计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超20亿元。

据悉,为了提升土地亩均效益,打通企业资产盘活的堵点,南岸区积极推动闲置存量土地处置工作,明确从项目谈判、产业准入、签订招商合同等环节提出具体要求,建立《履约监管协议》和《土地出让合同》“双合同”管理机制,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开工、竣工履约监管、达产复核考评机制。

南岸规划和自然资源事务中心主任叶斌介绍,结合项目周期和土地盘活路径,南岸区制定“一企一策”方案,科学确定违约金处置方式,提请区政府常务会审议后实施,有效唤醒了“沉睡”的土地资源。

操作方式上,具体由企业提出盘活方式,或引进新的投资主体,或继续开发建设,政府与企业签订《土地盘活协议》来解决竣工违约金问题,并以签订转让协议、设定新的投产指标等为导向,分类确定后续处置方式,从而有效破解盘活与处置的双重难题。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主办单位:重庆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