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齐鲁时空

决胜“十四五”谋篇“十五五”|潍坊工业可用“十百千万”来画像

发布时间:2025-07-07 15:56:26

7月4日,潍坊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决胜‘十四五’谋篇‘十五五’”潍坊市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新闻发布会。发布会围绕建设“一座人民满意的城市”,发布白皮书,回顾“十四五”期间潍坊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新亮点、新成效,展望“十五五”发展新方向、新目标,现场展览城果图片。潍坊市工信局等7家市直部门负责人分别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潍坊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得志:

潍坊是工业大市、制造业大市,明清时期就有“南苏州、北潍县”的美誉,近现代以来素有北方工业重镇之称,历经百年传承发展,已拥有所有31个制造业行业,制造业总量约占全省1/10、全国1/100。近年来,潍坊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坚持把工业经济作为头号工程,加力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奋力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形成了具有潍坊特色的工业画像,可以概括为“十、百、千、万”:“十”即10余条重点产业链,“9+3+N”产业链集聚成势;“百”即百项优品,115种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排在全球、亚洲、国内前3;“千”即千家强企,省级以上专精特新等优质企业达1459家;“万”即万亿规模,规上工业产值、营收均超过1.2万亿。主要呈现出“高、优、新、智”四个特点:

一是链群攀“高”,工业硬实力大幅提升。潍坊的链群发展特色鲜明、优势突出,集聚形成了动力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食品工业、高端化工等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这几年,我们深化完善“链长制”,加快推动动力装备向新能源化迈进、食品工业向深加工升级、化工产业向新材料新医药发展,动力装备、智能农机装备跻身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元宇宙入选全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和未来产业集群,工业母机成为全省“三核之一”,新增省级“雁阵形”产业集群9个、总数达17个、全省第2,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年均增长17.7%,我市入选全国首批20个制造业新型技改试点城市,制造业发展经验做法入选工信部全国20个实践案例,连续三次获评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

二是企业向“优”,工业竞争力显著增强。潍坊企业的整体实力、发展质量、创新能力都很强,潍柴、歌尔、弘润、豪迈、福田、新和成等一批企业全国闻名。近年来,我们坚持抓大、强优、育小同步推进,聚力打造高质量企业矩阵,规上工业企业达4730家,其中226家实现产值倍增、17家营收过百亿元,6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强,11家企业入选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新增国家级单项冠军1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7家,总数分别达25家和108家、均居全省前3,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达178家、连续四年全省第1。潍柴集团发展为全球装备制造领军企业,歌尔集团位居全国VR50强榜首、高端产品占全球85%,弘润石化稳居全国石化百强,得利斯成为全省预制菜“航母型”企业。

三是动能焕“新”,工业驱动力澎湃涌动。潍坊历来有改革创新的基因,曾4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是国家创新型城市。近年来,我们聚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潍柴集团建成全国唯一的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5年4次刷新柴油机热效率世界纪录。全市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952家,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2.2倍,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实现翻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高8.77个百分点、达61.07%,新能源装机容量突破1500万千瓦,单位GDP能耗近四年下降20.3%、提前完成“十四五”能耗强度下降激励目标,入选科创中国试点市、国家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城市。

四是数字赋“智”,工业新活力竞相迸发。促进数实融合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路径。近年来,我们深入实施工赋潍坊、数智赋能等系列行动,引导企业加快数转智改网联、上云用数赋智,建成全球“灯塔工厂”1家、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3家,打造国家级5G工厂14家、省级数字经济园区15个,均居全省首位,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达93%、全省第3,上云企业突破2万家,数转智改经验入选全国10个典型案例、全省唯一,入选全国数字经济百强市。

面向“十五五”,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锚定“走在前、挑大梁”,转变作风、加压奋进,干字当头、狠抓落实,加力推进工业经济头号工程,坚持传统新兴双轮驱动,数字实体双向赋能,新制造新服务两端发力,推动重点产业融合、集群、生态化发展,不断增强潍坊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为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作出更大贡献。

记者:潍坊特别注重发挥企业家作用,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什么成效?

王得志: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弘扬企业家精神。我们一直把企业家作为最宝贵的财富,真心尊重企业家,支持企业家发挥更大作用,工作中重点做到“三个首位”:

一是“首位改革”,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牵头,市委副书记、人大政协负责同志和公检法“三长”等8位市级领导齐抓共管,致力打造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最优环境,1.1万余个事项实现“免证办”,100多项“微改革”举措助企发展,营商环境连续4年位居全省第一等次。

二是“首位服务”,始终把企业家需求放在首位,想企业家之所想,急企业家之所急,完善落实服务企业专员制度,成立企业家联合会等商协会,健全企业诉求闭环解决机制,帮助企业解决市场开拓、要素保障、人才招引等问题和诉求,让企业家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发展。

三是“首位礼遇”,就是以最高的敬意礼遇企业家,将11月1日设为“企业家日”,每年高规格举行企业家大会,涉企政策征求企业家意见,涉企议题邀请企业家列席,出台支持企业家干事创业若干政策,大张旗鼓表彰优秀企业家,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家,让企业家在潍坊发展舞台上站C位、唱主角,营造起尊重企业家、成就企业家的浓厚氛围。全市民间投资占比达84.5%、全省第1,招商引资主要指标连续4年保持全省前列。

(大众新闻记者 王佳声 实习生 王晨)

来源:大众网

主办单位:山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